“劉表雖為漢室宗親,可是當初陛下討伐董卓之時,劉表卻並未響應,可見其心。”
“所以陛下若想以其阻止袁術便需親至。”郭嘉看著劉辯說道。
“如奉孝所言,可是朕卻擔心,以劉表之心,恐怕會未聽朕言。”劉辯聽了郭嘉的話後說道。
“以袁術之才,據揚州也非大患,奉孝之所以建議陛下去揚州,所憂慮者才是孫策。”
“若是不成,恐怕此便是天意。”郭嘉嘆了口氣說道。
劉辯聽了郭嘉的話後,雖然不解其中具體為何意,但是有一點他倒是清楚郭嘉沒有看錯。
那就是孫策的確不是簡單之輩,這江東基業便是孫策給一手打出來的。
“既然如此那朕便去一趟荊州。”劉辯想了想,最終看著郭嘉點頭說道。
如果去了荊州自己倒是可以看看那被稱之為江南八俊之首的劉景升到底如何。
而且荊州之地一直以來也都藏著不少的人才,如果自己這次去能夠遇上一兩個那麼倒也是穩賺不虧的事情。
既然決定了要去荊州,劉辯自然也不會矯情,三日後一切都交代清楚了以後準備前往荊州。
“本想讓子龍與朕一同前去,如今他因龍武軍之事暫時無暇分身,便有你和裴元紹與朕同去。”
劉辯看著典韋開口解釋道,本來他是想讓典韋和趙雲一起陪自己去的。
畢竟有他們兩個人在,自己的安全可就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不過如今既然不能分身也就只能如此了,和之前去冀州一樣,讓典韋和裴元紹陪同保護,郭嘉則是負責到時候爭取說服劉表。
從幷州晉陽出發前去荊州,則需要穿過司州以及豫州如此到達荊州才能更快一些。
劉辯一行四人,除此之外則是還有一百士卒陪同,不過全部都是便裝。
在幷州和司州境內,劉辯幾人皆是走的走的陸路,途中倒也沒有遇上什麼意外。
在司州的時候倒是遇上了一夥攔路的小夥黃巾軍殘餘計程車卒,不過卻因為士卒中有認識裴元紹之人,加之劉辯等人人數不少,便沒有糾纏。
“要不是他們識趣,俺的鐵戟可不會饒了他們。”離開後典韋看著裴元紹開口說道。
裴元紹聽了典韋的話以後也沒有反駁,的確他們這樣的黃巾軍根本就不可能是典韋的對手。
當初自己率領的人比這些黃巾軍的人數都還要多,最後還不是一樣被典韋給擊潰了。
況且裴元紹也清楚,劉辯此次帶在身邊的護衛士卒,也都是精壯之卒,不是普通黃巾軍可以比的。
同樣做過黃巾軍,所以裴元紹並不希望他們做這樣以卵擊石的事情。
“咱們行了幾天的路程,馬上就要離開司州進入豫州了。”劉辯對典韋的話後也不過是笑了笑隨即開口道。
黃巾軍的禍源,主要還是因為天下太亂了,所以他們無法生存,一味的剿殺容易再次讓他們報團。
所以遇上小部分黃巾,如果他們識趣,劉辯都不會趕盡殺絕。
離開司州前劉辯還特意領著人去了一趟洛陽,不過因為當初董卓的那把大火,洛陽已經不復昔日之繁華。
“陛下可是想起了昔日的洛陽?”見劉辯嘆氣,郭嘉隨即上前詢問道。
“如今的洛陽已無昔日之繁華,這洛陽的百姓,也依舊如此,若是當日那些諸侯不是各懷異心的話,也不至於如此。”聽了郭嘉的詢問後,劉辯倒也沒有過多的隱瞞,而是直接將自己的心裡話說了出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他一定要掃平那些割據的諸侯的原因。
只要他們繼續存在,那麼這樣的事情就依舊還會發生,只不過不知道哪裡又會成為下一個洛陽。
不過因為趕去荊州路途遙遠,所以劉辯一行人倒也未曾在洛陽多停留。
從豫州去荊州的路途,雖然還是有些遠,不過卻也已經算是近的了。
一行人自豫州而過直接便往其目的地荊州而去。
“襄陽,這就是襄陽了。”裴元紹看著城頭那兩個大字,有些欣喜的說道。
“襄陽果然是座堅城,而且此處百姓熙熙攘攘,可見其繁華,看來那日孫堅與袁術之戰倒是沒有過多的影響到他們。”郭嘉此時也忍不住開口說道。
算起來入了荊州那麼便已經是算來到了南方,之前自己可都是一直在北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