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事司的探子們曾經記載過,豫軍的作戰特點是「成列不戰,退則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起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散而復聚,善戰,能寒。」
就是說豫軍一旦己方列陣,他們多數時候選擇不打正面,直接撤退。如果己方撤退他們就會趁機追擊,喜歡設伏兵,斷糧道,擅長夜戰,自帶或者搶掠補給,聚集起來也能很快散開,打散之後又能很快聚集,善戰,耐寒。
說到底,這就是為什麼雍國對豫軍有不少勝仗,戰略上卻好像一直打不過,因為沒法打殲滅戰!
雍國步兵多,裝備好,豫軍老老實實打正面戰的時多數都是雍軍能贏,可人家不是傻子。
雍軍打勝的仗也多是擊潰戰,而一旦豫軍獲勝那就變成殲滅戰了,人是跑不過馬的。
李得勝曾經在對軍隊指導時說過,不能打擊潰戰,要儘量打殲滅戰,面對強大的敵人,擊潰戰是毫無意義的。
這正是王鐔放伊闕關給豫軍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讓他們集中兵力,消耗士氣只是其一。
還有一點則是如果兩軍直接相遇,豫軍見他們列陣,大機率第一反應是後退,不與己方交戰,讓己方白白列陣,或者跟在屁股後面追,消耗士氣、糧食、體力,他們再伺機反擊。
而現在他們為打伊闕關已經紮下大營,唐軍分佈在東面、南面和北面對豫軍進行壓迫,大陣後方驍騎衛和驃騎衛兩支騎兵已經準備完畢。
這時候豫軍如果再敢後撤,東北面的唐軍就會攻擊豫軍的側翼,西南面的唐軍騎兵從大陣前出,光是側翼衝擊就夠他們喝一壺。
到了這種形勢,豫軍統帥也明白,今天只有他們擊退或者擊敗一條路可走,正面大戰避無可避。
遠處,豫軍騎兵開始一隊接著一隊出陣,每隊大約數百人,有數十隊之多,他們吆喝著向西繞圈,沒有走直線,而是想要迂迴大陣的左翼。
另外還有大量裝備看起來更好的騎兵列成線列,一列列騎兵遠遠在大陣正面,緩緩靠近,但始終距離大陣前方有一里左右的距離,並不靠近,似乎在等著什麼。
王鐔看著左翼前方大量緩緩靠近的騎兵隊伍,也明白他們在等什麼。
很快,隨著遠處的號角聲,馬蹄聲越來越密集,一隊隊豫國騎兵吆喝著向大陣迂迴,逐漸靠近之後開始開弓搭箭,拋灑一片片黑壓壓的箭矢。
唐軍弓弩兵也紛紛反擊,不過區域性戰場上豫軍人數優勢很大,唐軍有弓弩優勢,豫軍有人數優勢,左翼瞬間黃沙漫天,喊殺震天,雙方的交戰在三十到五十步之間,往來的箭矢如下雨一般,叮叮噹噹的撞擊聲不絕於耳。
大量沙塵隨著一隊隊數百人的騎兵奔走而被捲起盤旋,直衝雲霄,雖然同在大陣中,可左翼距離王鐔所在的中軍有些遠,戰鬥開始後,灰塵漫天,除了靠著旗幟看清他們的位置,具體情況完全看不清了。
不過他和眾人商議的時候就料到豫軍會猛攻左右,不僅讓褚路煦和袁添鋼在左翼最前方的兩陣專門坐鎮指揮,還將精兵強將和精良裝備甲冑都放在左翼。
道理很簡單,豫軍善騎射,而騎射在馬背上,大多數人只能往自己的左手邊放箭,右側是射擊死角,這就跟步兵列陣時最精銳計程車兵多數放在右翼,因為多數人都是右手發力,精兵放右翼才能發揮戰鬥力一個道理。
所以豫軍只要大規模的輕騎兵出動,進攻的方向肯定是他們的左翼。
而在大陣正前方一里左右地方,漫長的豫軍騎兵陣線也正在鋪開,緩緩接近。
顯然他們在等左翼大量遊騎消耗唐軍的箭矢和體力,最好是能擾亂唐軍陣型,讓唐軍筋疲力盡,箭矢消耗得差不多,隨後正面裝備更為精良的騎兵將會用馬刀、
長矛等發起衝擊。
王鐔遙望過去,左翼接戰之後喊殺震天,時不時能聽到一聲聲慘叫,大量箭矢在沙塵中若隱若現,嗡嗡作響,連震天的馬蹄聲也掩蓋不住。即便隔著數百步,人已經成了一個個小點,在塵土中若隱若現,左翼的激烈戰況他依舊能感受到。
王栩緊張地深呼吸,抓緊手中盾牌,中軍有一處高臺,就在王鐔身後,立著中軍帥旗,上面站著傳令兵。
隨著戰爭規模擴大,兵種改變,到了如今擊鼓進軍在大規模戰役中已經不適用了,只能用於基層部隊單位指揮。
就像現在整個戰場都是馬蹄聲,號角聲,喊殺聲,金屬碰撞聲。
各個圓陣之間依舊用鼓號指揮,但是到了王鐔這一級的指揮系統,靠聲音發號施令是不可能的了,聲音太雜亂,距離太遠,大陣左右翼已經超過一里接近兩裡,別說敲鼓,放炮都不一定能聽清。
四方旗也早就出現,各色旗幟成為主帥指揮大軍的更好選擇。
王鐔坐鎮中軍,遠遠看著左翼的情況,大量豫軍騎兵在左翼與唐軍交戰,但不敢往更後方迂迴,因為大陣側後,驃騎衛的一萬五千多名騎兵正在待命,他們怕會被兩面夾擊。
王鐔同樣看不到褚路煦的具***置,距離太遠了,中間還有一條田地間的大道,路兩邊有一排樹,但他能看到遠處顯眼的旗幟,就知道騎兵所在位置。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左翼的交戰不是之前的試探性進攻,豫軍至少派出萬人的隊伍,分批次抵近射擊,隨後撤退。
數百人為一隊的騎兵有幾十隊,他們也在唐軍左翼前方環繞成一個巨大的圓,逐次交替,分批射擊。
唐軍左前方兩個圓陣承受巨大壓力,張耘菽看得很緊張,好幾次***要帶人去支援,都被王鐔否決了。
其實他心裡更緊張!
如果左前方兩個圓陣被打垮,那接下來的戰會很難打,他讓袁添鋼親自坐鎮最左前的圓陣,也在開戰前告訴過他,豫國人如果要打,一定是盯著他們那裡打,這是豫軍的戰術特點決定的,讓他做好心理準備。
袁添鋼信誓旦旦,還向他保證除非人死光了,否則絕不會崩,可是王鐔的心裡還是焦慮的,一直猶豫要不要下令讓大道那邊的褚路煦率領的騎兵支援一下。
可這時一旦調集左翼預備部隊支援正面,就意味著對豫國大軍的右翼包圍放開,而且之後的殲敵計劃也無法完成。
王鐔面無表情,一句話不說,緊緊盯著左前方遠處激烈交戰的戰場,表面古井無波,心裡已經緊張到極致,這時候他只能選擇相信袁添鋼和眾多騰驤衛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