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收買黃色俊,凡有大事都會帶著黃色俊一起做,然後重點賞賜提拔他,這就讓黃色俊的位置動搖了起來,不說完全偏向李炎,至少也開始偏向中立,高一功至此便折一臂。
然後就是王學禮跟郭君鎮,王學禮不用說,從進備效軍那天起,他的政治光譜就是死忠的“李黨”,李炎也投桃報李,資源很是向他傾斜,連帶著王進寶和賈演也塞了進去,這些都是堅定的“李黨”可以說,騎兵就是最忠誠李炎的軍隊。
而郭君鎮又不同了,他是降軍出身,又是李炎保下來的,雖然現在對李炎跟高一功都不怎麼感冒,但綜合來看,他肯定是傾向李炎的,也是個潛在的“李黨”。
現在局面就很明顯了,除了郝永忠,幾乎所有人都是李炎那邊的,李來亨雖然是李錦的人,但奈何李炎的光環太大了,他打心眼裡佩服,也算是精神李黨了,反觀高一功,雖然是名義上的總哨,但實際上已經被架空了。
而李炎對郝永忠的拉攏已經開始,比如讓他去圍福王府這個有油水的地方就是這個原因,李炎很清楚,郝永忠不存在忠誠這個度量,只要價碼夠高,郝永忠是一定會投效的,事實上也是如此,郝永忠沒有絲毫折扣的執行了他的命令。
顯然,現在備效軍內已經很清楚他跟高一功誰才是備效軍真正的話事人,不得不說,李自成當初佈置高一功來制衡李炎是步臭棋。
李炎是不可能把到手的東西交出去的,實際上他已經在安排轉移了,他命人清空了幾間民房,開始陸陸續續將白銀跟糧食往裡面運輸,同時他還下令開掘地窖,同時修復加固城牆,他壓根兒沒計劃讓李自成入城!
一方面李炎在積極的這戰果,將這些戰果開始轉化為自身的實力,另外一方面,他也開始另外一項不要緊,但很重要的活動,也是自古以來,凡是有團體的地方都經久不息的活動:“內鬥”。
李炎不是什麼君子,當初打洛陽就是為了破局,現在發現不僅破局了,還多出來了好多路可以走,他怎麼可能放過?
於是洛陽城池陷落第二天,李炎便馬不停蹄的上書李自成,名曰報捷,實際上就是衝著牛金星去的。
這是一封相當不客氣的上書。
首先,李炎闡明瞭備效軍攻取洛陽的詳細過程,當然隱去了班直衛的存在,然後向李自成彙報了被捕的明廷官員、藩王的情況,以及投降的明軍軍官,官吏的數目,當然,對於繳獲他隻字不提,甚至還反過來向李自成要糧食。
李炎堅持聲稱:“所謂福藩富甲,俱為謬傳,府庫空虛,早為揮霍一空......”
至於這鬼話有沒有人信,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前半截倒是尋常的內容,精彩的是後半截,李炎在後半截很不客氣的向李自成提出了問責的要求。
備效軍在洛陽苦戰,明明闖軍大部隊就在附近,卻不支援,這必然不是英明的闖王的決定,斷然是有宵小矇蔽闖王,備效軍在此戰中不得支援,傷亡慘重,士卒怨氣很大,若是闖王不能“剪除宵小”“以正視聽”,恐怕軍中難以信服,禍生肘腋之間。
後半截,說好聽點叫做鳴怨,說難聽點那就叫逼宮!
李炎很不講究的直接拿“兵變”威脅李自成,必須給個說法,說的宵小自然是指牛金星,李炎在營中的探子早就回報了,闖軍之所以遲遲不動,就是因為牛金星阻隔。
雖然從骨子裡,李炎是感激牛金星不來搶功的,可惜權力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其實,闖軍按兵不動確實是牛金星跟李自成商量的結果,這其中也確實有牛金星想要跟李炎做鬥爭的因素在,但不是主要因素。
現在的大敵是明朝,牛金星沒有腦子壞到為了權鬥破壞大局的份上,所以做出按兵不動的決定實際上是出於現實戰略考量。
因為李炎對洛陽的攻打,導致本應該進軍剿匪的李仙風不得不剎車,然後開始準備南下支援洛陽,可現在問題就來了,按照李仙風的想法,李炎三千人不可能打下洛陽,那他為何要去打?
再一偵查,哦,闖軍大部隊在新安啊,新安到洛陽可不遠,李仙風大膽推測,李自成這是放了個餌出來讓自己咬,然後再來個內外夾擊,所以他也沒有馬上南下,直接按兵不動,也等著看李自成的動作,這也給李炎創造了機遇期。
而牛金星和顧君恩給李自成做的規劃也是如此,等李仙風南下咬餌,然後再伺機攻打,如此可一勞永逸,這樣的戰略思路沒有問題,就是沒想到TMD李炎是個異數,居然真把洛陽打下來了。
現在好了,李炎貪天之功,挾大勝之威,開始對牛金星發難,牛金星最兇險的時刻也就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