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1%的排片率,幾乎相當於將一部電影判了死刑,《狼牙》的待遇就是如此。
如果純粹的從商業角度考慮,各大影院不會做到如此。
正式放映之前,相關負責人必然會事先觀看一下影片的效果,《狼牙》的精彩程度毋庸置疑。
關鍵是這部電影的出現,破壞了很多“規則”,影院的老闆們寧願少賺一點錢,也要去打壓!
首日票房,不足50萬,這就是《狼牙》給出的成績。
媒體上面充斥著嘲諷的聲音:
【創造票房奇蹟?《狼牙》首映,衛夏夢碎】
【非科班出身的新生代導演兼演員,請你尊重電影!】
【蘇安希星途暗淡!事實證明,跟對老闆很重要】
【馬失前蹄!金牌編劇李鯉漁的滑鐵盧】
……
……
第二日,排片率再次降低,不足0.5%,票房小幅上漲,單日票房突破50萬。
除了嘲諷之外,媒體上面開始出現了質疑:
【票房少量注水,衛夏的末路求生之道?】
【投資兩億,票房百萬,衛夏到底虧了多少?】
【電視劇明星終究缺少票房號召力,安鯉影視或將改名】
【李鯉漁受牽連,金牌編劇是否名副其實?】
……
……
與此同時,喧囂的媒體評論中,隱藏著另外一些聲音:
“哭著看完的,太感動、太精彩了!這是屬於我們華國的超級英雄!”
“向軍人致敬!狼牙太帥了!國旗飄揚的地方,國家與我們同在!”
“雖然沒有護照,但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身份證都是那麼神聖。”
“厲害了我的國!犯我華國者,雖遠必誅!”
觀影人數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狼牙》的花瓣評分達到9.9分。網路上,開始有人不斷查詢《狼牙》的場次。
第三日,排片率勉強達到了1%,上座率99%,單日票房突破200萬。
就在媒體已經徹底不再關注《狼牙》的時候,電影口碑卻意外的炸裂!觀眾們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評論留言:
“國產電影全是那些垃圾作品!真正的好電影,連排片都不給排!舉雙手雙腳,吐血推薦《狼牙》,看了不後悔。”
“電影院都是怎麼了?老子就想看看《狼牙》,只能買到午夜場的票嗎?這麼好的電影,黃金時段不能給?”
“怪不得票房那麼低,沒有排片哪來的票房?垃圾影院!抵制!”
……
……
票房收入,電影院會佔到一半以上,面對炸裂的口碑和巨大的利潤,電影院老闆們動心了,《狼牙》終於得到了應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