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3章 參與朝堂

這邊,跟在太皇太后身後來到大朝會的陶太后,依舊覺得手腳冰涼。

一直以為,自己這個掌權的太后是地位十分穩固的,可當盛太后被輕鬆壓下之後,她才發現,只要有太皇太后一日在,她這個太后就不可能全權掌控朝局。

大朝會上,原本應該出現的大理寺寺丞沒有出現,反而傳來了身死尼姑庵的訊息。

太皇太后大怒,國喪期間此為大忌,責令對金鑼鞭屍、抄家。

朝會上的朝臣有幾個是糊塗的?都看出了這是盛太后倒臺的意思。

果然,太皇太后在臨時任命了臨安郡王蘇鵬為暫代大理寺寺丞之後,便當眾交代給他幾個大案子。

兵部尚書陳之淼貪汙案、林軍大統領薛稚逼死平民案和靖安侯通敵賣國案。

這每個案子聽著都驚心動魄,讓人心中發寒。

只怕從今日起,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時代,就過去了。

太皇太后又以“嫡母皇太后年輕”為由,命中書省將所有上報陶太后的奏摺,都送一份入慈寧宮。

這一招,算是老人家正式宣佈,結束退休生活,重新進入朝堂,參與朝政。

陶太后的父親陶丞相站出來,找了個“太皇太后年長,應當修養天年”的藉口。

陶丞相的話剛剛落地,就有大臣出來反對道:“要說年紀大,陶丞相也不比太皇太后年紀小。如果太皇太后要休養天年,那這朝中大臣大半都應該退出朝堂。”

又有老臣出來懟陶丞相,“陶丞相不會是怕太皇太后搶了陶太后的權柄吧?”

接連又有幾位有權有勢的老臣出來為太皇太后說話。

如此一來,再也無人敢反對太皇太后參與朝政。

太皇太后雷厲風行,立刻下達了數條懿旨。

命京兆府府丞井筱暫時接任府尹一職;

命齊國公代理兵部尚書一職;

命魯陽侯暫代御林軍統領一職;

命宗人府和大理寺徹查御史臺參奏重案;

命朝臣上摺子,分析利弊,著選新君;

命戶部、內務府節省開支;

……

這次大朝會,似乎有些洗牌的味道,散朝的時候,多少大臣都沒有回過味來。

別說朝臣了,連陶太后都是懵的。

這怎麼倒了個盛太后,又來了個太皇太后搶自己的權?

而且明顯太皇太后的段位更高,地位也更高,今日不少老臣一說話,原本支援她的那些朝臣,都不站出來了。

而遠在行宮正在裝中毒的薛太妃萬萬沒想到,自己等到的,不是楊慕被關押的訊息,而是來問話的宗人府大臣。

宗人府是帶著太醫來的,與被收買的太醫不一樣,這次是三個太醫會診,很快就確診,薛太妃沒有中毒。

薛太妃就這麼被帶走,去了宗人府。

有了薛太妃做榜樣,行宮的太妃們一下子就安生了。

楊慕也總算睡了幾個好覺。

新上任的京兆府尹井筱,辦事能力極好,不過短短三日,就將曹氏母女害死先定王妃、謀害定王世子等案子理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