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身邊的老嬤嬤道:“太皇太后,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如叫來司徒大人吩咐其警醒?”
太皇太后沉吟片刻,點頭道:“喚他來。”
老嬤嬤應了一聲,匆匆出去了。
太皇太后看著楊菲,道:“孩子,你先平身吧。”不管楊菲說的是真是假,最起碼現在看起來是真心來報信的。
楊菲謝恩剛剛站起,又有宮女來稟告,說是在寺里居住的幾位官眷要來請安。
太皇太后點頭讓人進來。
每次的祈福,都會有這樣的情況,小官的官眷們平日裡無法見到宮裡的貴人,趁著貴人出宮的機會,來見一見,混個臉熟。
很快,官眷們被請了進來。
一行十幾人,有的是婦人,也有豆蔻年華的女子,還有孩童。
呼啦啦跪了一地的人,向高高在上的太皇太后請安。
太皇太后對於這些小官家眷向來是比較慈愛的,她伸伸手,道:“都平身吧,賜座。”
眾人坐下之後,開始自報家門。
大多數是五六品官員的家眷,有京官的也有外放的官員的,大多數官名楊慕都沒有聽說過。
有人發現了坐在太皇太后身邊的楊慕,當得知是最近救濟災民的楊慕之後,無不誇讚幾句。
楊菲站在一旁,看著這些官眷們把讚美的話不要錢地往楊慕身上放,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斜眼看楊慕的眼神也帶著濃濃的怨恨。
這些沒見識的小官家眷,拜高踩低,諂媚低賤!
太皇太后不愧是輔佐過三朝皇帝的女人,與每個官眷都能聊得來,幾句話,讓幾個家眷都激動得臉紅了。
當問到一位縣丞夫人時,那位夫人忽然跪地,大聲道:“求太皇太后做主,我家相公死的冤枉!”
整個屋子裡忽然就安靜下來,剛剛那融洽的氣氛蕩然無存。
太皇太后見慣了這種突發情況,緩緩道:“你有什麼冤屈,儘管說吧。”
那婦人卻左右看看,像是有什麼顧忌,不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來。
太皇太后只能揮揮手,讓眾人退下。
那些官眷好不容易才見到貴人,竟然沒有說幾句話,就被這種突發情況打斷了,不由得心中不滿,看著那跪地的婦人眼神埋怨。
可再埋怨,也不能違逆太皇太后,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站起身來,紛紛退出。
而那些貴女們自然也不滿,可她們沒有一個人將不滿表露出來,也紛紛行禮退出。
楊慕想起楊菲說的話,勸道:“太皇太后,司徒大人還沒有來,不如臣女留下來保護您吧。”
她在提醒太皇太后刺客的事情。
正要退出去的楊菲一聽這話,眼珠子一轉,跪下道:“是啊,太皇太后,讓臣女也留下來吧!”
她只記得前世太皇太后遇刺,卻不知道刺客是誰。
前世太皇太后也是這般,將連她在內的眾人遣退,只留下了幾個宮女和那個要告狀的婦人。
她當時沒有多想就回到了自己院子,等第二日才聽說太皇太后遇刺了,還傷到了經脈,沒多久就舉國大喪。
難道是眼前這個弱不禁風的婦人刺殺的?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可不管可能性大不大,楊菲都決定,她要死皮賴臉留在這裡,她要為太皇太后擋劍!
到時候別說的冊封個郡主了,只怕得個公主的冊封也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