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十二章 軍隊改革

現在的土城縣百姓,不誇張的說,哪怕趕他們離開,他們打死也不會離開。

能夠生活在土城縣,這是他們的福分。

隨著城中百姓的氛圍,越來越高漲,蘇祁安當機立斷下令,終於下達了擴軍的準備。

招兵的公告發出,根本不用人催人,六個鎮子的招兵點,不到一刻鐘時間,擠滿了人。

要知道

這次蘇祁安招兵,給的待遇不是很好,每月只給一錢的銀子,而且平時除了訓練外,不忙時,還得參加春耕秋收的播種。

說白了,戰時是兵,平時是民,完全將民和兵結合起來。

而且挑選著,還得參加兩輪測試,有體力、腦力,只有合格者,才能應徵入伍,本次招募新兵,只要四千人,還有名額限制。

這種種條件,和其他各州相比,實屬有些差,不說別的,就說給的餉銀,別的州每月起碼都是五錢,甚至更高。

當初蘇祁安在東山村招募的工匠,護衛隊,每個月給的起碼都是一兩左右。

不是蘇祁安小氣,畢竟,現在的他,可不是當年有蘇記商行撐腰的時候。

他現在手頭的十萬兩,用到現在,只剩一半左右,如果像從前那樣,繼續財大氣粗,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消耗殆盡。

所以這次的招募,四千人每個月嚴格控制在四五百兩左右。

讓人沒想到的是,即便是這種苛刻條件,依舊阻擋不了眾人的熱情。

他們這次積極響應,並非為了所謂的錢,就是為了他們的主人蘇祁安。

蘇祁安在土城縣,為他們做出了那麼多好事,給他們尊嚴,給他們建造房屋,修路,改善城內環境。

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們吃上飯,而且自己的子女,包括他們,都能去上所謂公辦私塾,這才是真正的捨己為民,是真的希望他們能好起來,過上好日子。

而這次招兵,他們知道,為的是保衛自己的家園,哪怕是一分錢不給,他們也願意響應。

眾人的熱情高漲,幸虧有東山軍和衙役,維持現場秩序,這才平緩了眾人的激動。

這次的招兵,用了三天的時間,很順利的招到四千人,加上先前一千左右的東山軍,整整五千多人。

而這就是蘇祁安立足交州的資本。

這次招兵,蘇祁安也做了一項軍隊改革,廢除了大涼軍隊的建制制度。

而是用現代化的軍隊建制,按照班、排、連、營、團的制度建立。

五千人,被分成三個團,每個團的建制1200人,團以下按照三三制,建立營、連、排、班。

三個團長由蘇勇、宋彪、二猛擔任,剩下的人,組建一支騎兵營,約莫五百人,由三團長二猛兼任。ap.

剩下約莫一千人,分別組建特戰連、警衛連、後勤運輸連、通訊連,以及偵查情報連,這些人全部歸屬蘇祁安建立的總部管轄。

他們被稱作總部直屬連,全部對童戰負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