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州兵的攻城部隊,距離城門越來越近,眼看雙方大戰爆發,陡然,在眾人的頭頂高空,一道道急促的破風聲響徹。
那是停戰響箭的聲音,在大涼,關於軍隊之間的配合、攻擊、撤退,除了打軍旗外,數量規模龐大的,都會
用響箭來發號施令。
像停戰,一般會有八道響箭同時發射,並且連發三次。
而眾人頭頂的響箭,不僅是八支,粗略算去,連響了六次,六次意味著緊急的意思。
一般能用到六次的,都是出了很大的事,往往只有州一級別的官員協商後,才能發出。
聽到耳邊響起的緊急停戰命令,三千名兵士就算再不懂發生什麼情況,也不得不中止進攻,騎兵部隊及時勒住馬繩,而後和步兵,相互交替掩護撤退。
響箭的訊號,是深入每個兵士骨子的,一旦有人不管不顧,事後會有很嚴重的處罰,帶頭軍官連同那一隊的兵士,都會被砍頭。
而統領軍隊的官員,也會受到連帶責任,這是每個軍隊都得遵守的鐵令。
如若違背,牴觸,反抗,輕則整支軍隊撤裁,所屬兵士全部流放,重則處斬。
這是朝廷管轄百萬軍隊的鐵律,已經持續了近百年時間,那些刺頭,不聽話的,早就被處理掉了。
所以,當聽到六次的急促響箭在耳邊迴盪,哪怕是餘彪,也要及時命令軍隊停止進攻。
隨著三千軍隊的陸續後撤,不一會,在他們後面,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三名傳信的州府人員,出現在餘彪、盧文亮、瀋陽三人面前。
傳信的州府人員,目光掃視,看著眼前沒有開戰的雙方,內心稍微鬆了一口氣。
而後目光看著餘彪,微微點頭,隨即從懷裡拿出一道卷軸。
卷軸開啟,傳信人員朗聲道,「陽萊縣令窩藏女幹細,意圖勾結海盜倭寇一事,經由本州深思熟慮後,認為此事事關重大,萬萬不可動刀動槍。」
「經過一致商議,特要求陽萊縣令連同所謂女幹細,一併帶往州城,交給本州處理。」
「記住,帶往途中,禁止言語辱罵,暗下殺手,如有違背,律法從事。」
傳信人員說完,抬頭,看著有些愣神的餘彪,叫了幾句,餘彪方才回過神來。
此時的餘彪,心裡可謂天翻地覆,周子斌的命令,他不理解,可以說很不理解。
要知道,三日前,他的出兵,乃至現在的攻城,是經過周子斌同意的。
可就三天的時間,就三天,發來的第二道命令,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傳信的州府人員,是他認識的,而且看著卷軸上,明晃晃的州牧大印,他很懷疑這命令是假的。
餘彪目光閃動,雖然不信,但還是按照規矩,將卷軸接了過去,看著傳信之人,壓低聲音問了幾句。
「這怎麼回事?莫非州城出什麼事了?」
傳信之人,微微點頭,在餘彪耳邊只說了三個字。
而後抱拳,隨後帶人轉身離去,目送州府之人離去,餘彪的臉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