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55 北上

庫蘭特渡口。

這裡是蘭斯河的上游,太陽山脈中部。

蘭斯河從北方而來,穿過太陽山脈,匯聚了山脈中像雜草一樣無處不在的溪流,衝出太陽山脈之後,也就浩浩湯湯,向前綿延幾十公里之後穿過蘭斯城,匯入了星辰海。

說起來,這並非什麼有名的大河。

它雖然來自北方,來自橫穿大陸將諾亞大陸分為南北東西的阿爾山脈,只是,在進入太陽山脈前也都默默無聞,那時候,它只是一條無名的河流,並且,時不時也就斷流,只有一些小舟漁船能夠在河面上馳騁。

行不得大船。

所以,從蘭斯城北上是不可能選擇這條河道的,大船逆流而上的最後目的地只能是山中的庫蘭特渡口。

到了這裡,蘭斯河也就會在崇山峻嶺之中盤旋,就像大樹的根部分出了無數的根系,你根本就不知道哪一條才是主根系。

船行此地,也就只能靠岸,然後,轉換成陸路繼續北上。

穿過綿延的太陽山脈,出山之後,若是在百多年前,也就只能沿著馬路繼續前行,除非所有的馬車上都篆刻著風行符陣,要不然,這段旅途也都會極其漫長而艱苦,起碼要一個多月方才能夠抵達帝國首都巴林。

這樣的話,倒不如選擇海路。

在蘭斯港乘坐巨大的海船北上,沿著海岸而行,海岸沿途都有著燈塔,哪怕是夜間都可以行船,也就一兩日的時間,便能進入英倫海峽。

英倫海峽一側是諾亞大陸,另一側則是海島帝國英倫。

這條海峽最窄處不過十多公里,傳說,在天氣良好的時候,視力超強的普通人站在海峽這邊也能瞧見對岸的陸地。

即便只是一條黑線。

不過,從蘭斯城北上的海船是不會抵達哪兒的,那裡是法蘭帝國的最北方,是海峽的北方出口,在海峽南端,海面還是比較寬闊。

剛剛進入海峽不久,海船也就會停靠,停靠之地正是範加爾·菲利普所在的菲利普家族的領地——奧爾良。

到達奧爾良之後,轉海為陸,乘坐馬車沿著寬闊的驛道轉而向南,一路南下,不過幾日的功夫,也就抵達了帝國的中心,內陸城市巴林。

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乘坐河船,繼續沿著水路而行。

只不過,當初為了治理水患,北方的河流多建有水壩,水壩也能行船,只不過,需要一定的時間方才能透過,說起來,也和走陸路所花的時間差不多,雖然比較安逸,少波折,但是,船上也頗多無聊。

換成百多年前,絕大部分人若是從蘭斯前往巴林,基本上都會選擇第二條路。

要是在千年以前,這第二條路更是唯一的道路,因為若是沿著陸路北上,須得經過很多貴族的領地,基本上,每一個貴族都會設立關卡,都會徵稅,這種情況下,蘭斯城的特產若是運送到巴林,價格不知道要翻多少翻。

那時代的商人,特別是大商家,背後都有著貴族的背景,明面上的話事人不過是貴族的代理人罷了,基本上,沒有什麼地位。

商業要想發展起來,也就是笑話。

法蘭帝國建立以後,因為和南方阿穆爾人戰爭的關係,無數的貴族破家,失去了領地,這也給了路易家族機會,使得中央政權得以將爪子伸到了地方,如此,也就有了兩大行政機構,一個是中央,一個是地方。

地方的行政長官,比如市長,一省的省長都出自中央朝廷指派。

當然,地方也有著自治,只要不違背皇朝憲法,地方政權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法規,這也就是評議會的權力。

評議會分為上議院和下議院。

上議院只能貴族加入,議員們都有著貴族身份,下議院則是富裕人家,納稅人代表,下議院人數眾多,法規都來自於此,上議院則有著同意和否決的權力。

中央和地方之間也有著博弈。

就像蘭斯市的市長一職,不會姓萊斯利,不會姓阿方索,甚至不會是南方人一樣,這是某種平衡,雖然,難免會有著內耗,卻也是在帝國能夠忍受的範圍內。

總之,現階段,大部分貴族的力量都被壓制,至少,不能夠像他們的祖宗那樣肆無忌憚地主宰著領民們的生死,他們的權力以另外一種比較隱晦的模式傳承了下來。

這種變革一開始是伴隨著血與火!

很多不想改變的家族也就因此灰飛煙滅,這其中,甚至有著強大的藍血貴族,大勢之下,逆勢而為只能粉身碎骨。

特別是在魔石科技日新月異之後,社會也就有著大變樣,以前那種田園牧歌般的生活也就一去不復返,工業商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農業。

這個勢頭是從英倫帝國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