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時,一道意識傳入心神。
“此人
早已臻至道尊!”
司馬元心中泛起滔天駭浪,眼中露出明悟與釋然,楊旭果真晉入了道尊之境。
若非道尊,他當年豈會偷襲得手?
若非道尊,他豈能進入神幽大洞天?
道尊者,大道之尊者,觀四方的大道而稱尊。
在靈神域,靈神天境與道尊上境雖分屬神境,但兩者之差足以傾天。
靈神之強,在於以馭神靈而遨遊四方,萬里空間不過咫尺,行走於陰冥而無礙,徜徉於九天而無阻。
倘若修為更近一步,臻至道尊境,那便意味著此人從河中行至岸上。
足浴登高眺望,俯覽一方。
這一方,便是萬里時間長河。
有人說,倘若靈神乃是觸控到時空的尾巴,那麼尊者便掐住了時空的下半身。
道尊法力愈雄厚,對於歲月的力量抗衡力度就愈大。
其壽元便愈發高遠、悠久,與持久。
相當於隻身觀大道而無無損益。
故而,道尊境也被人稱為‘觀道境’。
另外,在靈神域修道體系中,若說真境存在的識海堪稱一座小池塘,那們神境便是汪洋大海。
而站在神境最頂峰的尊者存在,便是已然連線了五湖四海的洲際大洋!
其法力之浩瀚,已然不可以方圓來計。
堪稱廣袤無垠,雄闊而浩大。
今次司馬元與早已臻至道尊境的楊旭對壘,在法力上他不足其千分之一乃至萬分之一,在大道感悟之上,司馬元領悟之深更是猶如井底之蛙。
兩者相差之懸殊,足以令人絕望。
但司馬元沒有絕望,眼中反而有熊熊鬥志,一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邁油然而生。
法力不足其萬一,但司馬元有神幽大洞天億萬道靈機為倚仗;大道感悟不及對方之深,他卻可駕馭洞天之靈與之對抗。
這就是司馬元的底氣,也是他敢於以靈神天境與道尊境叫板的緣由之一。
這時,在司馬元被無窮法力禁錮之際,司馬元目光一抬,輕輕一振。
口中輕叱一聲:“散!”
霎時,神幽大洞天輕輕一抖。
那道外來的天地禁錮之力瞬間被抖散。
楊旭冷冷一笑,禁錮之力不過是拖延之術罷了。
在司馬元鎮散禁錮之時,他手中向上,探出一隻大手。
大手瞬間放大,臻至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