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在錦文的第三本書又結束了。
梅子湯這本書構思了很久,從18年的三四月來了靈感,不過原形不是美食職業文,而是初戀文,後來幾經修改,在18年十一月份敲定是這樣美食旅行職業文。
由於我先前沒有涉及這個種類以及這個行業,也是看了很多的書籍,慢慢地把大綱整理出來,光是大綱就跟編輯貓貓磨了好久。
因為我是大四畢業生,正好是畢業季,四處奔波地考試,可能你們無法想象,我的學校在北方,我家在南方,來來回回的跑,飛機和火車、高鐵等等,就為了招聘考試。
那個時候的心情,可能就跟何深歌轉行後一樣焦慮又彷徨著,不確定自己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稿子很多時候,我都是在趕完車後,在深更半夜,在酒店,在火車,在飛機,隨時隨地寫,質量不行又反反覆覆地修改。
相比之前兩本,梅子湯這本是真的用了我很多的心血。
本來原型的初戀文被推翻後,我有點不想寫了,可是開了頭的故事,我又想把它完完整整地呈現出來,我相信,總有人會看懂我的作品,懂得作品所要表達的感情。
靈感初衷是一個人最初的心動只會給最開始那個人,後面無論遇見誰,只能說是適合,並沒有年輕時候那種不顧一切的喜歡了。
裡頭不論是何深歌和古槊,還是沈修硯和何律師,洛琳琳和時磷一,他們的愛都是權衡利弊之後的妥協。
我相信現實裡很多人也是如此,心裡總會有那麼一個藏在心裡,永遠都忘不了的人,比如能讓何深歌心動的沈修硯,能讓古槊失去理智的袁雲舒。
這篇文設計的只是何深歌與古槊走向婚姻的這個時期,也是從他們兩個人的角度去看的,因而,其他人的細節,我是沒有寫的太詳細,正如你也不知道你身邊的人到底有怎樣的過往。
不管是美食,還是旅行,總會有人陪你吃一頓便飯,走一段路,能一直走下去的人,都是稀少的。
在這裡,我很抱歉,後面不應該這麼快速結束的,可是我找到工作了,兩份工作兼顧不來,我只能儘量按照原本大綱設定,把故事交代完畢。
寫文不是我職業,它是我靈魂。
這不是說笑,有時候,我總會冒出很多的故事很多的人,我想把這些靈感寫下來,一旦結束一篇文,我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一下子沒了靈魂,就是個終日無所事事的機器人,為了三兩碎銀努力地活著而已。
不管怎樣,我很感謝你們一路相伴最後,這種型別的文比較嚴謹和清水一些,可能會有些枯燥吧,如果你真的感受到何深歌從小白到成神的路途,你會發現,這裡面很精彩,世界也很大。
大抵是寫一篇文,我就學會了很多的知識,現在我對美食博主這個職業還算了解,也明白了各地的美食。
為了能夠更加貼近現實,文中提及的很多地方,我是去過的,有些是特意去的,比如何深歌的老家汕頭,我就特意跑了一趟,古槊的廣州就跑了很多遍,內蒙古也去了,貴州也去了,還有很多的地方,就不一一說了,沒能去的地方,我只能諮詢好友,幸好我認識的人都是五湖四海的。
一路以來,我特別感謝我的編輯貓貓,她真的很有耐心,一路支援我,幫助我,遇見這麼好的編輯是我的榮幸。
也很感謝討論區和一直追文的讀者,因為看著你們的資料,即使是一個人的閱讀量,我都會覺得很開心,並且堅持下去。
可能梅子湯有很多的不足,還望各位諒解。
本來想寫番外,不知道完結後可不可以繼續釋出,如果等我有空了,能釋出的話,我就會更新番外,如果不行,假以時日,我也想單獨出本有關其他人的文,比較短的,我不是很喜歡寫長篇。
最後,原先這篇文的名字叫住《歸宿》,後來改成了《白瓷梅子湯》。
全因“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噹啷響。”
在這個世間裡,能夠讓人動情的都是些再尋常不過的東西,好比炎炎夏日之下,白瓷碗裡的一顆青翠的梅子,白瓷杯子裡幾塊漂浮著的碎冰。
誰會跟我們度過餘生,我們不必去苦苦探索,那個人會很自然地出現,你幾乎都沒發覺,你們是怎麼突然走過了白紗加身,兒孫繞膝以及滿頭白霜的時日?
一定要相信,總有一個人會陪你好好吃飯,手牽手去看世界。
如果可以,我們下篇文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