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堯皇都,洛陵城。
這座屹立百年的帝國中心,此刻正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席捲。
天色陰沉,烏雲翻滾,宛若山雨欲來。
街道上,風捲著紙屑和落葉在地面打轉,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因騷亂而被砸破的瓦片從屋簷滑落,砸在青石板上,碎裂成一地粉塵。
巷弄裡,傳來了微弱的哭聲——那是婦人拉著孩子的手,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生怕被席捲的人潮衝撞。
鐵匠鋪的火爐已經熄滅,市場上的攤位被翻得一片狼藉,四處都是被遺棄的菜葉和破布,一片混亂的景象。
但最可怕的,是那震耳欲聾的怒吼。
“新皇無能!”
“既然無能,就應有能者居之!”
“秦玉京光天化日之下逼宮,這簡直是大堯的恥辱,家國的恥辱!”
這些口號,如潮水般此起彼伏,迴盪在整個洛陵城上空。
最初,只是幾個憤怒的書生站在街頭,拍案痛罵,控訴朝廷的不公。
緊接著,坊間傳言四起,街巷中的人群逐漸聚集,越來越多的百姓放下了手中的活計,站到了街頭,加入了聲討新皇的隊伍。
到了午時,整個洛陵城已經徹底沸騰。
成千上萬的人匯聚在一起,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舉著旗幟、牌匾,甚至還有人扛著寫滿血書的布條,向著皇城的方向進發!
黑壓壓的人群沿著主街鋪展開,如同洪流一般蔓延開來,擠滿了整座城市。
百姓們的臉上佈滿憤怒,許多老人甚至熱淚盈眶,顫抖著高喊:
“這江山,是我們子民的江山,不是某個無能皇帝的家天下!”
街頭巷尾的百姓們怒聲四起,憤怒的呼喊聲傳遍了整個洛陵城,聲勢浩大,愈加激烈。
“新皇無能,國家已然淪為笑柄!”
“新皇無能,江山何堪?該由能者居之!”
“看秦玉京光天化日之下親自逼宮,竟無一人敢反抗,這不正是大堯的恥辱嗎?家國的恥辱!”
“天子何在?這皇宮不過是空架子,外有異國強人入侵,內有民眾憤怒,皇帝哪裡去了?”
“秦玉京一路逼宮,朝堂竟無人敢應戰!不比劍,就要割地,天下人皆知此事,卻依舊沒能令新皇有所行動!這算什麼?!”
“要有能者居之!新皇根本不配統治大堯江山!他若再不應戰,朝堂的決斷,也就是一紙空文,賊國亂世,何能成國?”
“不比劍就割地,大堯的未來何在?連一個比劍之事都無法決斷,豈不是把整個國家都送給了秦玉京!”
“看秦玉京那般氣吞山河的模樣,怎麼就沒人敢擋他一劍?難道我們的大堯,真如百姓所說,已經無人能敵?”
這些話語迅速蔓延,沿著街頭巷尾傳開,愈加激烈。
百姓們站在街頭,舉著木牌,喊著口號,紛紛指責新皇的無能,憤怒地高呼:“新皇無能,國家即將亡!”
隨著這些情緒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抗議。
即便是曾經的商賈,學子,甚至是部分士族子弟,心中也難掩失望與憤怒,紛紛上前,揮舞著橫幅,舉起鮮紅的血書,聲討皇帝的不作為。
“新皇在位方才不到一年,外有強敵,內有暴亂,不能用兵,不能比劍!難道就這樣看著國家滅亡嗎?”
“連秦玉京都能直接逼宮,豈不是昭告天下,告訴外敵大堯已經無人能夠保護?這算什麼?!”
“百姓死於戰亂,朝廷卻在為了權力勾心鬥角,民眾早已不堪重負。既然新皇無能,那就讓有能之人來主政!”
這些憤怒的言辭,就像洪水猛獸般不斷衝擊著洛陵城的每一條街道,每一片角落。
最終,隨著抗議聲愈加激烈,甚至有些人開始向皇宮方向推進,揮舞著手中的旗幟與口號。
“新皇無能,秦玉京逼宮!家國恥辱!大堯不能再忍!”
這些話,已經不再只是百姓的吶喊,而是整個城市,整個國家沉默已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