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是不可能放棄的,所以只好拼了,能領悟成什麼樣算什麼樣吧!
汪言骨子裡那股不服輸的勁頭一上來,立即摒棄掉一切私心雜念,全神投入到閱讀和理解中。
很難,特別吃力。
比如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汪言怎麼都沒讀懂第一句,直到琢磨透第二句,回過頭來看,才略有所得。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講的是對比。
有和無產生於相互對立,難和易形成於相互對應。
用現在的流行語來形容——【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所有的缺點都是比較出來的】
回頭再看第一句,汪言大概理解了。
人皆知美,因有醜。
人皆知善,因有不善。
精闢!
所以說,這是國內最早的辯證學思想,對比論?
以汪言的實力,只能領悟到這種程度,但是仍舊深受啟發。
人都知道窮日子不好過,所以才會催生出拜金主義,跪舔富豪。
而現代社會之所以裝嗶盛行,就是因為……等等,不對!
裝嗶可不是現代才盛行的,而是自古以來皆有之。
比如謝靈運,喝多以後想裝個大的,張嘴就來:“天下之才共一石!”
大家都驚訝得不行,但是謝靈運厲害啊,地位高啊,說話大家都得聽著啊!
接下來,下一句是誇偶像:“曹子建獨得八斗!”
行吧,當年的曹植確實牛,大家服不服都得憋著。
最後一句,戲肉。
謝靈運舉起酒樽,一飲而盡,仰天大笑。(此處應有表情包)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全場懵逼。
……
所以說,裝嗶是人類的天性。
汪言心心念唸的惦記著,寒假回去,要叫高中所有看不起自己的同學都刮目相看,多少有點孩子氣,卻又自然至極。
所謂“成就更好的自己”,一部分是為生存,一部分是為物質享受,再往上就是為精神滿足。
如何滿足?
與同類對比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