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棄福船 見鄭芝龍

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棄福船 見鄭芝龍

張知木等人在林家享用過林家的美味佳餚之後,乘坐幾艘小船來到船塢。

張知木看到,這裡原來應該是很大的一個造船廠,能造**船的大船塢就有兩座,能造其他福船的船塢竟然有七八個之多。可見當年造船廠鼎盛時期該是何等的輝煌。

也是,原來的福船就名揚天下,這裡緊靠曾經的東方第一大港,那時候的福船是有多少也不夠用。尤其是這裡靠著晉江,那些造船用的,難以運輸的大木可以透過水路很容易的運送到這個船塢裡來。造船業在這裡興起,也有它的必然性。看來這裡的造船業是非常有傳統的。難怪前世的時候,福建人到處都有造沙灘船的。那些坑人的沙灘船,就是沒有任何資質的福建人,沒有船塢,以及低價格攬到造船的合同,就在海灘上,臨時僱人用那些劣質鋼材造的船。自己的一個朋友,就是貪便宜買了一條沙灘船,而且沒有保險,結果在海上出事兒,弄得傾家蕩產。不過此時,張知木看到的這艘**福船,絕對是一艘物料和做工都堪稱完美的大船。

這裡,有林家二十多號人在看管這艘船,他們害怕船上的木頭乾裂,每天都要在船上澆水。同時在這裡警戒不讓外人靠近這艘船。

和這艘鉅艦相比,船下面的人顯得很渺小。

船塢的四周,已經有很多人在整修道路,大船塢的邊上也已經新建起來許多簡易的窩棚。還有不少木桶,那一定是造船用的桐油。看來鄭芝龍的人真的要開始改造這艘船了。

見到林宗偉帶人過來了,林家在這裡管事兒的,跑過來給他施禮後說:“林老爺,您可回來了。您要是再不回來,我們可就擋不住了。你看他們建的窩棚,還有運來的那些材料。那些修路的人,都是鄭家的人。他們幾次要上船,我們要和他們拼命才擋住了。”

林宗偉見到他們也有些激動說:“好了,不用怕。你們為我們林家付出的我都會記得。”

“林老爺,您看看看船吧!聽到您帶回來的信兒,我們大家都是更用心的保護這條船了。”

張知木等人在船塢四周看了一圈兒,又跟著林宗偉沿著木梯登上了這艘**福船。其實這艘船已經造的差不多了。張知木問林宗偉:“要是我們繼續改造這艘船需要多長時間?”

“這件事我和盧炳義先生以前議論過。就是發動機都運到的話,再快也需要七八個月才行。因為結構改造是個很大的事。我們需要把這艘船開膛破肚,然後還要加強多處地方才能安裝蒸汽機和鍋爐。”

“要是不改裝蒸汽機,直接造完呢?”

林宗偉想了一下,說:“我們需要兩到三個月準備材料和人員,再有兩三個月就行。”

“要是鄭芝龍他們繼續完成這艘船呢?”張知木問。

“他們鄭家在別處就有造船廠,用的材料和人員都不用現準備,有三四個月就能造好。”林宗偉回答說。

“這艘船的圖紙你們有吧?”

“當然有。哪處進行了修改都要標示好。以前我們大明朝造船驗收是非常嚴格的,有任何改動都要多人簽字才可以。”林宗偉說。

盧炳義他們以前也從來沒有親眼見過這麼大的船,他們這次可是裡裡外外的看個夠。看完船,張知木問林宗偉:“現在這個造船廠就是你們林家的嗎?”

“是啊!那些朝廷的官員們走的時候,就把這個船廠頂給我作為我們家的材料款,朝廷出具的手續就在我家。可能是他們也覺得對不住我們家吧,這件事兒他們辦的還可以。”林宗偉說。

“你們新造一艘這樣的船需要多長時間?”張知木問林宗偉。

“這就不好說,要是材料備得齊。人員也整齊,一年半就能造好。要是有一點事不順,就耽誤下去了。兩年三年都是他。”林宗偉。

就在張知木他們看完船,準備回林家的時候,來了一個鄭家的人,給林宗偉施禮說:“林老爺,我是鄭家派到這裡的這艘船的督造。我家老爺說了,見到您之後,請您到南安去一趟,有事情和您商量!”

“這是我們林家的船,哪裡需要你們派人來督造?”林宗偉憤憤的說。

“林老爺,您息怒。我也就是個鄭家的下人,船的事您還是和我們老爺去說吧!”來人還是很客氣。

回到林家,張知木主意已定。大家圍坐在一起,喝了一會正宗的安溪鐵觀音,張知木說:“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看一方茶葉也要配一方水才行。這鐵觀音,我們回到北方去喝,就喝不出在這裡的味道。”

李茂說:“這是沒辦法,我們北方的水就是硬。什麼茶也喝不出這種潤勁兒。”

張知木覺得該入正題了,說:“我們這次來泉州,主要的目的就是奔這艘**福船來的。不過我現在有一個想法,我們大家議一議。”

喝了一口茶,張知木說:“第一,我看林先生,你不要和鄭家人賭氣。我看您還是到南安去見見鄭芝龍,如果他真的能給你二十五兩銀子,您就把這艘船給他。就是再少一點兒也可以。”

林宗偉一聽說:“張總,我們林家絕對不會見他們多給銀子就見財起意的。”

“不不,您誤會了,林先生。你讓我把話說完。”張知木止住林宗偉說,“第二,我看這個船廠已經荒廢了。四周我看都開始種上水稻了。不如這樣,鄭家把這艘船造好之後,我給您三十萬兩銀子。您將這個船廠賣給我們窯崗。”

“不不,張總。這可不行。你隨便在這附近選一個地方,建一個這樣的船廠,也用不了幾萬兩銀子。我這樣一個地方,怎麼會要你這麼多銀子?這個地方,你用就是了。”林宗偉連忙說。

“林先生,您聽我說。首先,我們要是現在就和鄭芝龍對著幹是很不理智的。如果我們非要自己改造這艘船,沒有一個師的兵力在這裡守衛,我們沒有辦法保證不受鄭芝龍他們的干擾。而且要保證這樣一支軍隊的持續補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可能需要和鄭芝龍的艦隊進行正面作戰。還有,就是我們需要這艘船,我們要是開始改造它,最少也要一年以後。大家也看到了,這艘船已經快完工了,我們改造它需要做很大的改動。我想不如我們重新按照我們的需要造一艘船,我們可以在造船的同時,就考慮好鍋爐蒸汽機的安裝。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更好?”張知木認真解釋說。

“船的事,我看張總想的全面,可是船廠……”林宗偉覺得張知木說有些道理。

“是這樣的。我看好了這個船廠。這裡的位置和船塢情況,都適合改造成一個大型的造船廠。今天我問了林先生,造一艘新船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可是,如果我們買下這個船廠之後,在這裡再建一個發電廠,在船塢旁邊也建成龍門吊等基礎設施。那麼造船的速度是不是就可以加快不少?”張知木說。

“張總,要是有如此大手筆,那造船的速度當然就快多了。以前我們要是將一根兒大木吊到位置要費很多天時間,如果有龍門吊,簡直就不是問題。不過說實話,這個船廠你給我們十萬兩銀子,就已經是很大的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