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七章 成立海關總署 兵鋒指向安南

第六十七章 成立海關總署 兵鋒指向安南

分赴山西各地搞土改的各位窯崗大員們全部返回窯崗後,開了一個關於土改工作的總結大會。這次土改工作隊是由閻伯駒親自帶隊,老人家明顯的有些黑瘦了,可是精神頭格外好。

會上,總結出來的最重要的經驗就是,要有果斷堅決的手段對付那些對抗土改的勢力。因為不少地主的土地都是經過幾代人傳下來的,讓他們出讓土地簡直比殺了他們難受,拼死反抗的大有人在。

關於下一步的土改工作,大家一致認為應該更好做一些了。那些心存不滿的人,已經透過電臺報紙知道了反抗的下場,今後這樣的事兒應該會少得多了。因此大家一致認為,土改工作,明年過了春節就要在陝西和長江以北所有我們管理的地區全面鋪開,沒有分配下去的幹部,還有軍隊中需要提升政治幹部,商貿政法學院二年級以上的學員,都要編進工作隊,一起下去參加土改工作。爭取上半年將土改工作做完。

看得出來,窯崗的這些參加土改工作的主要領導,對土改這件事兒已經有了經驗,他們也沒少開會研究,不然不會提出來這麼完整的意見。張知木沒有其他意見,完全同意他們放手去幹。

由於窯崗的主要領導都在,張知木又把林宗偉提出的加強關稅收取的意見,提交大家討論。

歐陽鶴首先說話了,“張總,我們現在都知道,海外貿易是暴利,一般商品翻上十倍二十倍的利是很平常的。我們宋朝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稅收就是關稅。林宗偉的建議我們要認真對待。”

“範成坤也說,福建那邊的關稅能收上來只是站很少一部分。他們那些商人給原來的官員們一點兒好處,他們都是睜眼閉眼的就過去了。朝廷收不上來多少。”陳玉峰說。

“我們那麼多軍隊在那邊,要看住啊!”陸成祥心疼的說。

“這收取關稅是非常有說道的,軍隊不便於參與這些事兒,除非有武裝走私的,一般不要用軍隊。”張知木早就想過這事兒,這次是把意見說給大家,“今後我們要鼓勵大家進行海外貿易,收取關稅的事,也會是一件大事兒。我的意見是,我們要成立一個海關總署,在各處關口設立海關。他們歸窯崗直接指揮,這樣就能不受地方影響,獨立行使權力。海關還要設立自己的緝私隊,負責緝拿走私。沿海還要成立緝私快艇大隊。與此同時李巖李公子,你們要用法律形式頒佈專門的海關法。各地地方警察,在海關請求的時候,有義務協助海關執法。”

大家也聽出來張知木對這件事兒已經有了想法,而且聽張知木說的也有道理,都紛紛贊同張知木的意見。

陸成祥更關心的收多少關稅,“各位!海外貿易那麼大的利,是不是應該多收點兒稅啊?”

張知木一笑說:“我的意見是,我們出口的主要貨物,都是他們海外沒法從別處弄到的,我看我們就把陶瓷、絲綢、茶葉等都徵收百分之二十的關稅。進口的香料、珍珠、玳瑁等也徵收同樣的關稅。對於糧食我建議暫時不收關稅。其他貨物,我們根據還是根據大明朝的規定,視情況慢慢完善。”

“太少了吧?他們要是有值一百兩銀子的貨物,就說是十兩,我們也沒辦法。”陸成祥不幹了。

“這就是海關要管的事啦!海關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估算進出貨物的價格。當然這種估算要有一定的機制,不然還會像大明朝官員一樣,給他們點好處,他們就會,把一百兩銀子說成是十兩銀子貨物。我們要有進出口票號,立法規定,有虛報的重罰。不但罰銀子,犯事的東家要判刑送邊關服勞役。絕對不能讓他們拿出來一個夥計頂罪就了事。”我們輕徵重罰,建立了一個完善的體制就好了。貿易量增加,百姓國家都受益。”張知木解釋說。

“這個海關總署誰來關呢?”陸成祥問,“這人一定要能管得嚴才行!”

“這事啊,我想了一下,還是由我們的稅務總局局長邱老東家把這事兒兼起來吧!”張知木說,“邱老東家做事嚴謹,另外稅務總局也和海關業務相近。但是請邱老東家把海關總署成立一個獨立的班子,以後海關總署還是要獨立出來的。”

“好!我兼著。”邱老東家很痛快。

“邱老東家責任重大啊!”陸成祥說,“你的手指漏一點兒縫,那可就是一大堆銀子啊!”

“放心吧!等我準備一下,我倒福建那邊看看去,看看能從我老邱手下漏下去銀子的都是何方神聖?”邱老東家很自信地說。

“還有,不僅僅是福建,我們馬上就要拿下廣東,那邊也是大戶。”張知木說,“我們東西南北的陸上口岸也要管起來,海關的事實在是太多了。我建議邱老東家還是先把自己的一套人馬組織起來再說。看看各級海關怎麼設定,怎麼監管。海關人員待遇可以高一些,但是紀律要更嚴,如果有貪汙犯罪要加重處罰。”

“對對!我還是先組織人再說,沒有得力的人,啥也幹不了。”邱老東家接受了張知木的建議。

由於盧炳義先生到靈渠那邊考察沒有回來,關於召開窯崗下一步發展規劃的會議,只好推遲了。

自從秦朝修建了靈渠,連線了湘漓二水,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聯通了南中國的水運網,使秦軍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糧草補給和兵源補充,秦軍迅速統一了嶺南。由於靈渠設計建設的非常合理,所以靈渠歷經千年還在使用。現在在靈渠那裡,雖然山地叢林軍和水軍配合,在水位高的時候勉強的將空載的拖輪和駁船運過了靈渠,可是裝滿貨物的駁船和拖輪根本過不了靈渠,靈渠這裡只能透過一些小型的船隻。所以給李自成軍隊運送的物質必須在靈渠以北卸下船來,用車馬運過靈渠,才能再裝上駁船。而且現在的靈渠陡門就有三十多個,船隻往來行駛及其不方便。特別是枯水期經過陡門抬升過船的河道水深才有不到一米,這極大制約了靈渠的運輸能力。這次盧炳義先生就是前去考察靈渠的具體情況,看看是不是可以重新鑿通一條運河,將湘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線起來,水位的落差可以用船閘解決。這樣的話,較大船隻就可以往來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極大地改善這裡的水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