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不同意見 孩子回家
陸呈祥說:“我們淮河、長江包括黃河,還有很多危險地段沒有治理完,江南那邊也有些河流每年都在出點事,我們是不是應該優先解決這些地方的問題啊!北面,我們已經打了下來,早點晚點建設都可以吧?”
陸呈祥提出問題應該說是對的,可是他忽略了,或者看輕了北方的不穩定因素。不盡快地將北方建設起來,吸引大批人口過去,北方就不能說是徹底穩定了!再說了,從經濟上考慮,北方的資源也是整個工業化程序迫切需要的。這也要讓其他各國知道,我們的土地上已經開始建設了。
其實也是張知木潛意思裡面的東西在起作用,前世時對於北方領土的複雜感情折磨著很多國人。現在終於拿回來這麼大的一片讓前世中國人魂牽夢繞的土地,就像飢餓了的人見到美味,怎麼能不撲上去大嚼一次。
“陸先生說的事也對,我們的確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不過我看,都沒有穩定北方更迫切。北方地廣人稀,我們有再多的軍隊也不夠用,那裡實在是太大了!可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威脅就在北方。我們要是不能儘快地將北方各地交通和資訊道路打通,很容易造成我們照顧不到的死角,留下隱患。要是出現了那樣的情況,我們就要花費大力氣去處理了!所以我們現在必須趁熱打鐵,一下子就將北方廣大的土地和我們緊密的連起來,使那裡的各族百姓看到,在我們的大家庭裡面,生活的要比過去好得多。其實北方還有豐富的資源。比如大片的過熟林,如果不盡快砍伐運過來,都爛在林子裡面。我們這邊砍伐樹木還造成很多水土流失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勒緊褲帶也要在北方加大力度。這是一項長遠投資,見到效果需要時間,不過現在不投資,以後就不會有豐厚的收穫!”
張知木定了調子,陸呈祥不反對了,別人也就不會反對了。唐景堯和段精忠等人也都是問了一些技術上的問題。
閻伯駒擠著小眼睛問:“周將軍,你們那邊環境惡劣,人口稀少,建這麼大的工程,需要很多勞力,是不是也需要從內地找人啊?”
“我們的工程得到了大活佛的支援,由他動員一下,會有很多人願意到工地參加勞動。還有我們一直到北海的鐵路複線鋪軌今年爭取全部完成。公路重點部位硬化也要完成。這樣我們參加修路的俘虜們也可以到工地去。人力的問題應該不大!”
張知木掃了一眼大家,“大家要是再沒有不同意見,這件事就算定了!”
陸呈祥不反對,更沒有別人反對。
張知木接著說:“請盧先生介紹一下蒙古的銅金礦和鐵礦的事吧!”
結合地圖,盧炳義介紹了他們在蒙古發現的這個大型銅金礦的情況。盧炳義的建議是在這邊建設一個大型銅礦的同時也建一座大型銅冶煉廠。
盧炳義說:“這個銅礦位置說來,離我們鐵路並不是太遠,我們需要修建一條支線到銅礦就行。當然也要將公路修過去。還有一個便利條件就是,那裡附近不遠還有一個煤礦。這樣我們就可以建設一個大型發電廠,有了電,我們就可以冶煉電解銅,同時將黃金和其他貴重金屬分離出來!只是這個工程投入也還是非常大的!”
閻伯駒忍不住插言問道:“盧先生,您說的銅金礦,是不是連銅帶金子都有的礦?”
“是的!礦石裡面除了含有豐富的銅,還有含量很高的黃金,當然也還有一些其他含量的貴重金屬!”
陸呈祥說:“這個礦,我向盧先生了解過一些,今天盧先生這樣一說,我覺得我們應該馬上組織建設這個專案。有了巴爾喀什湖那邊的銅廠,再有蒙古這邊的,今後我們的銅就不那麼緊張了!”
“再說了,還有金子嗎?”閻伯駒又插了一句。
“哈哈!”這句話弄得滿堂大笑。大家都知道,閻伯駒的意思是陸呈祥對金子感興趣。
“呵呵!”陸呈祥也笑著說,“那是啊!不說有銅,就是有金子也值得幹這事!”
這事不用再討論,全票透過!
盧炳義又介紹了蒙古那個鐵礦的情況,這個鐵礦,周遇吉的建議也是建設礦山的同時也要建設鋼鐵廠。
周遇吉的想法張知木當然能明白,建設一個剛鐵廠就等於建設一個工業化的城市,就是當地的一個經濟中心。
可是張知木沒有同意。
現在武漢鋼鐵廠,窯崗冶廠那邊都用各自當地的礦石。可是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當地礦石很快就會不夠用了。蒙古這坐礦山的鐵礦石正好滿足那邊的需要。而且現在又鐵路直達,運輸問題好解決。
再說了,在蒙古那邊建設一個大型鋼鐵廠,需要投入的財力和人力也實在是太大了!
儘管周遇吉要求建設鋼鐵廠建議沒有得到支援,可是家裡面同意建設一個礦山,周遇吉也還是很滿意的。他知道建設一座礦山投入人力和財力也是不小的,礦山對當地經濟拉動作用也會非常的大。
今天,正好唐景堯和段精忠都回來了,幾項大的工程確定了要幹之後,盧炳義領著他們就開始研討具體的道路配套等事宜。這樣的事,張知木就不參加了。
午飯的時候,張知木見到李棟,突然想到,今天大會李雲鶴怎麼沒有參加。問李棟:“哎呦,不對勁兒啊!雲鶴今天怎麼沒有參加會?”
李棟說:“這小子,昨天晚上就沒回家。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也不說陪陪老子!”
楊玉琳正好過來,說:“昨天李雲鶴來電話了,說今天會參加不了。那邊有啥實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