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是姜夫子講句讀和三字經,下午樗夫子講授論語,三字經我已經背的滾瓜爛熟,覺得很是無趣。”
雲及嘟囔著嘴,又說道:“孃親樗夫子有單獨給我指點,這是不是就是另眼相待呢?”
黎清噗嗤一聲兒笑了,雲及一本正經的說著:這是不是就是另眼相待呢?怎麼就這麼可愛呢,這孩子,瞧他這話說的。
“這件事你的同窗知曉麼?”
“知曉。”
“樗夫子單獨指點你,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呢?還是隔離了人群呢?”黎清問。
“是在休息的時候,大家都在。”
“那你為什麼會認為他對你另眼相待呢?其實他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該指點的時候便會指點呢。”黎清翻著雲及的書,這書是薑湯臣還在世的時候購買的。
早在二十年前活字印刷就已經被髮明出來了,這大大降低了書籍的價格,使得更多的百姓可以看到書本,學到文化。你可以說,活字印刷的發明直接推動了整個天齊朝文化水平的提升。
“我明白了。”雲及點了點頭,又將夫子給他佈置的作業給黎清看,黎清給他糾正了一些錯誤,完善了一下。
雲及是個很有創造力的孩子,只消黎清稍微提點兩句,他便能舉一反三。而且他還有一個特別令人羨慕的技能,過目不忘。
這個應該是天生的,黎清記憶力很好是後天訓練的。她每每想到此,就對雲及羨慕的不得了,但是又拿他沒辦法,誰叫孩子她們家的呢?
黎清每日要織布紡線,姜氏繡花。兩個大人偶爾去田裡看看,拔一拔秧田裡的草。菜園子裡的菜也換了一批,種上了四季豆等搭架子的菜。桑田裡的第二批桑葉孫二叔家也摘了去。
黎清去看過他們家的蠶寶寶,長勢喜人,就是味道稍許大了些。黎清終於知道為什麼姜氏不養小動物了,怕是嫌棄味道大吧。再加上屋裡有讀書人,同窗上門,看了不好,所以姜氏不養。
不過這幾天,姜氏居然放下了針線,開始做起了木工。
“娘,你在做甚?”黎清問道。
“阿清,快把我房裡的鋸子錘子都拿來,夏天來了呢,建個樹屋給雲及孩兒玩兒。”
“樹屋?”
黎清望著院子外面,院子外面不遠處的一棵巨大的樹。姜氏已經將大部分材料抗過去了,黎清轉身進屋拿了工具。
她心裡盤算著,河邊的風景是極好的,然後在樹屋裡乘涼,看著外面的河景。
想一想,美滋滋啊!
黎清已經將樹屋劃歸給自己了,姜氏口中的給雲及玩兒,已經被她拋諸腦後了。
“娘,未來幫你。”
黎清的空間思維能力自然比姜氏強,她聽了姜氏對樹屋大體的描述之後,又提出了改造方案。
兩個人就這麼忙活了四五天,終於將樹屋給建了起來。
裡面大概有二米高,正方體形,可容納四人左右離地面有二米半的樣子,姜氏從屋裡拿出了短梯,長度剛剛好。
這樹屋全用竹子做的,後院兒的竹子為了建造這個樹屋,砍去了一籠,留下坑坑窪窪的一下片,像極了癩瘡。
樹屋裡面不僅能夠遮風避雨,還開了小窗,可以透光。
完美!
黎清覺得很有成就感,這是上輩子想做也做不了的事兒啊,今日給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