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之後,有人歡天喜地,有人如喪考妣,黎清恍然有了一種高考的既視感。
等了許久,大概考生都走光了,黎清才看到提著籃子的小小的雲及。
因為還是三月,倒春寒未過,姜氏怕雲及冷,所以給他外面套了一件帶絨的薄衣裳。
兩人也沒問雲及考試如何,都心照不宣。急急忙忙的帶著雲及回了客棧,吩咐廚房做了熱食來。
“小白冷不冷?”黎清在客棧後廚要了些炭火倒進竹甕子裡,放在床邊,讓雲及的兩隻腳踩在竹子編的甕子上。雲及的手腳都是冰涼的,這讓姜氏心痛不已。等他被捂熱之後,客棧廚房那邊也送來了吃食。
客棧送的魚燉豆腐湯,雲及拿了勺子一口口喝著。他有些奇怪,為什麼孃親都不問他考的怎麼樣?不過既然沒問,他也不敢說。
“明日是第二場,今日熟悉了,明天就容易了,我們雲及是最厲害的了。”黎清笑說道。她拿了碗給姜氏乘了一碗湯,又給雲及理了理衣領。
“今天順利嗎?”姜氏問雲及。
“奶奶,都寫完了,考卷上的我都背過。”雲及高興道。
“真好,我們雲及就能幹。”姜氏誇讚道。
“嘿嘿嘿。”雲及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知怎麼的半夜竟然下起了雨,叮叮噹噹的打在屋頂上,使得倒春寒的威力又增加了幾分。
考場要搜身,不能穿夾襖,無法只好給雲及多穿幾件單衣,外面依舊套了那件帶絨的外衣。
黎清今日給雲及準備了一個小火爐,巴掌大小,裡面放了幾塊碳火,能帶進去也罷,不能帶就算了。主要是希望雲及中午不要吃冷食,沒想到竟然帶進去了。
看著雲及的背影消失在門內,黎清和姜氏站了一會兒,又去了昨日的茶館,中午餓了便去外面的餛飩攤子上吃兩碗餛飩,可憐的雲及餓了只能啃饅頭。
今日的題目果然與昨日有所不同,昨日是貼經,今日則增加了墨義,墨義類似於章句,即為解釋,或者是說對經典的理解。還要求寫一首小詩,不限制格律。
雲及在學堂學的諸子經義的同時,也接觸過作詩,他孃親偶爾會寫詩,寫完便給雲及講解寫詩之道。耳濡目染之下,雲及也會寫一點,但是總能夠被黎清挑出毛病來。
黎清曾經專門跟著老師學過寫詩,無論是古體還是近體詩她都能寫。在給雲及輔導課業的時候,也常常給他講解一些詩。
雲及先將墨義內容寫完,墨義都比較簡單,都是平日裡夫子講授過的,所以雲及寫的很快。但是也架不住數量多,雲及寫了整整一個半時辰。然後還有幾個貼經的題目,又花去了他半個時辰。
最後便是寫詩,詩的題目是:“春”。一個字,簡單又粗暴。
正值三月,春光明媚好時節,主考官出這道考題也算是應景了。此題對於雲及來說,確實不甚費力氣。他寫過幾首歌詠春天的詩,不講格律,那麼只需挑一首便可賦之而上。
但是轉眼一想,春其實也算一個比較舊的題材,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寫過春天?恐怕主考官已經看煩了,若是不能別出心裁,入不得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