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夫子拉著雲及一同走來。
“老師。”
“樗夫子。”
蘇徐寧和黎清對樗裡疾一拜禮。
四個人站在河邊,不遠處還有一群衙役正幫著村裡的人抬東西,當然是受命於蘇徐寧才這麼做的。
就這麼點小事,足以讓縣令在百姓心中樹立起高大的形象。
“孃親。”
黎清輕輕揉著雲及的頭髮,道:“這位是縣令大人。”
雲及對蘇徐寧作了個讀書人的禮,道:“大人安。”然後才對黎清悄悄說:“這是縣試的主考官。”
“原來你就是姜雲及口中的家母姜黎氏!”蘇徐寧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了。”看來為了這山窩窩裡要飛出一隻金鳳凰啊!蘇徐寧不禁感嘆。
“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到縣衙來找本官,只要合理的本官能夠辦到的,都可以幫你。”
蘇徐寧明顯是在向黎清丟擲橄欖枝,黎清也毫不矯情的接受了。
“如此便多謝大人,大人在此站了許久,不若到婦人家裡去吃水,只是洪水無情,家中物什俱毀,唯有解渴山泉水供飲。”黎清微笑道。
“不必了,房屋還未修復,不便叨擾,若是以後還有機會,本官到十里塘考察,定來家中拜訪。”蘇徐寧確實久站口乾,卻礙於姜家全是婦人,對其名聲不好。
“既如此,小婦人也不再叨擾大人辦公了,若是大人有什麼用得上的地方,儘管提便是。”黎清道。她早就不想和蘇徐寧客套下去了。
蘇徐寧身上有做官多年的官氣,黎清是個文人,對蘇徐寧身上的官氣感覺十分不爽。
雖然這年頭做官的都是文人,就連那三大五粗的武官必要時也會舞文弄墨。但這並不妨礙黎清不喜歡官場之氣。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句話是沒錯的。蘇徐寧的到來,明顯又提升了姜家在村子裡的地位,這樣的效果立竿見影,表現在造屋上。三日打地基,六日起牆壁,一日上房梁,四日蓋屋頂。短短半個月,便造好了三間木屋,家居等一應俱全。
為了不讓屋子因為木頭水分未乾而出現裂縫,村民們在木屋外面又加了一層竹子。所以從外面看起來,這三間屋子像是竹屋。到裡面一看,卻發現是木頭的,屋頂則是鋪的絲茅草。
洪水過後,村裡根本沒有草垛子,也沒人燒瓦,就算有瓦大家也都付不起,只能蓋草了。
除了姜家屋子之外,村子裡還拔起了好幾座這樣的房子,這是最快的造屋方法了。
姜氏這幾天看著越來越完美的屋子,臉上的笑容都逐漸增多了。看誰都順眼了,也不罵人了,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感覺倍兒棒。
黎清自然是不會虧待來幫過忙的人,私下裡都發了些工錢。這個時候,誰家還會推推嚷嚷的呢?幾乎都在黎清三兩句客套話之下收起了錢幣。
兩個月之後,村子裡的絕大多數人戶都住上了新房,還有小部分正在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