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先前的會議確定了基因選擇範圍後,涅斯塔的上百具分身便帶領著一些學者展開了破譯工作,並基本都是以基因表達生成速度最快、轉換最自由的涅斯塔自身為基底所進行的系列試驗。
首先被選定的,自然是將如今所有性狀都進行了顯隱歸納的‘巨魔·精靈基因整合組’;
其間所具備的發育演化關係,將能在‘亡種圖存’的情況下、讓生育力較高的部分巨魔基因表現為顯性,並在失去了源自獸王與近神之虛空能供給之時,讓族群可以用更多能量、更久的變態發育時間,來完成自身的精靈化程序、漸次開啟其餘被添置的基因;
也即是說,即便失去了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技術手段與修行傳承,他們也不會真的徹底退化回巨魔狀態,而是能在壯年後再行發育一次、從而將自身轉變為加料過的精靈之軀。
其次,是從各級別火山蠑螈中獲得的‘蠑螈基因整合組’;
其囊括了超速再生、重金屬吸收、衰變供能控制、體型自然成長極限增長、高溫高壓抗性、呼吸選擇調整(初期)、免呼吸生存能力(後期)、無水生存能力、以及與魔晶生成相關的遺傳因子,是為基因群中僅次於‘巨魔·精靈’的嵌入模組;
這其中,精靈們的超速再生能力雖比巨魔更高,但對比於火山蠑螈而言卻也僅只相當於它們在中階時的程度,所以這一方面的改進仍具備了相當大的價值;
而在‘軀體成長限制’方面,火山蠑螈雖非是現存最龐大、成長速度最快的生物,但和其餘魔獸相較而言也並不存在有質的差距;
加之體型更為龐大的近神級與基因遺傳似乎並無太大的關係,所以為了基因整合度與成長便利性等方面的考量,就將這一部分的調整選擇、也一同放在了蠑螈遺傳因子當中;
而蠑螈之軀中那幾個與重金屬相關的選擇,對於初生的小精靈們而言亦是一種相輔相成,因為他們並不具有涅斯塔這般的分子化能力,所以需要靠這幾種因子互相配合著來共同實現對重金屬的汲取、吸收、以及對其衰變供能過程進行有限的控制;
且在不同基因模組的嵌入設計中,從低階、到中階、再到高階、直至獸王階的各項因子,都將會形成一個漸進式的覺醒流程,以便在不過分拖累胚胎與小精靈個體之成長速度的同時、能夠對其各階段形成有效的佐助;
比如,超速再生能力將會在出生後才覺醒,並越過低階直接覺醒至中階程度,而後再隨著個體的成長與能量的富餘、一路提升至壯年期的獸王階;
再比如,於胚胎前期將覺醒低階重金屬吸收、低階的衰變控制,在同為卵內生長階段的少年期再覺醒中階重金屬吸收、中階衰變控制、並一路成長至獸王階;
這兩項技能也是蠑螈於初期成長階段的標配,是被它們用於在本能中吸收卵內重金屬、並獲得能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小蠑螈們能在一開始就長那麼大個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對於同樣屬於‘卵生’的小精靈來說,其覺醒後所能產生的作用也大差不差,只不過精靈卵會額外多出外源性的能量與資源補充,且智腦與母樹的存在也會讓整個過程變的更科學、資源更充裕、也更節省時間;
而相當於‘餐刀’的魔晶類法術,在胚胎期與卵內少年期時對於小精靈們而言不但沒用、甚至還會拖累其大腦成長速度,因此被設定為自出生後才從低階開始逐步覺醒並顯現的模式;
且魔晶會生長於小精靈們的額間,並在相應體銘文的輔佐下化身為‘擾動之眼’,使另一種視角成為從一開始便具備的常態。
~~~~~~~~
再次之,則是包括了紅外視覺、紫外視覺、溫度感知、電磁波感知、引力場感知、超聲次聲頻段感知、微震動感知,等一系列與感知相對應的軀體型基因能力。
更次之,是為從魔獸身上獲取、並進行了相容調整的甲冑類整合基因,其將以骨金屬鱗甲的形式、生成於精靈外韌皮與內層軟膚之間,成為一種隱藏式的刺擊防護層與精靈本就具備的外韌皮形成刺鈍防禦互補。
最後,則是來源頗豐的‘環境適性基因整合組’,除了來自蠑螈一脈的高溫高壓抗性與呼吸選擇外,還另行整合了極端低溫抗性、高壓高電流抗性、超酸鹼環境抗性、以及水下呼吸耐性等等諸多方面的因子,並進行了適配性整合。
此外,這些感知性、防護型、適應型基因整合組,都被設計成了能根據外界環境、來自行選擇優先度的覺醒脈絡;
只對現階段而言,它們將作為次要專案於出生後才開始漸次覺醒,並根據個體的成長速度與能量盈餘程度,分別在相應的時間內發育至獸王階;
但假若出現了因國度破敗、亦或是個體因意外而流浪的情況,從而導致其未能擁有現如今這般優渥的生存環境與資源供給能力,則會在啟動巨魔基因組的同時,優先根據胚胎外環境而決定基因的覺醒選擇;
像是水世界、熔岩世界、冰世界這般的環境就不用多說,只要不是超出了一定限度的極端惡劣,便總能形成一個相對合適的發育方案,並於殊途同歸間最終被導向至精靈完全體模式。
而在那些有如母星核心、真空超低溫宇宙、以及恆星內這般過於極端的環境中,就連涅斯塔都無法在無防護的狀態下使己身存活,所以自然也沒辦法直接賦予小精靈們、乃至它們的胚胎相應的環境抗性;
所以,這方面的抗性暫時就必須依靠外源補充,比如高等裝備、再比如體銘文防護等,直到將來或是透過修行、或是尋到更強大的基因模板,才有可能獲得肉體硬抗這般環境的能力;
但還存在有一種例外狀況,那便是母體因適應時間不夠等原因而即將死亡時,如其體內有著成型的受精卵或胚胎、則會在自身生命前的最後一刻,將半數身軀化為堅實的卵殼、半數身軀化為養分,從而為內裡的胚胎提供保護、給養、與最為關鍵的適應時間
~~~~~~
“根據現如今的虛空能攝取量、以及各方資源的供應水平,我們可以按照每天合成近3萬個受精卵的速度(下降),讓他們在十五年中依次渡過胚胎期、嬰兒期兩個階段(上漲);”
“然後以大約9米高、2千噸重的少年期狀態降生,此時的溫度適性區間為80絕對度至10萬絕對度,壓力抗性為40萬標準大氣壓、即0.1個母星核心壓的水平;”
“如果維持最完善的資源補給,那少年期與青少年期共計將持續大約50年,及至亞成年時在不進行任何修行的前提下,自然成長極限為35米、5萬噸,溫度適性70至55萬絕對度、壓力適性90萬倍母星標準大氣壓,擁有無水無呼吸維生能力、並將大部分基因模組提升到中階水準;”
“此後再100年進入至成年期,達到75米高、22萬噸重,溫度適性60至150萬絕對度、壓力適性達到230萬倍大氣壓,基因模組提升到高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