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如火,郭映與郝玼快馬加鞭趕回了連雲堡。
不過兩人並沒有做過多的停留,只是將繳獲的馬匹、幾個受傷計程車卒,還有四個陣歿了士卒做了妥善安置之後,就又馬不停蹄趕往了安定城。
也是湊巧,值守節堂的正是前幾日送郭映走馬上任的招召將張羽飛,他見郭映風塵僕僕地趕來,也是有些驚訝。
“郭十將,你這是……”
“本將奉命深入原州探查敵情,而今匆忙趕回,是有要緊的軍情稟報大帥,請將軍速速通傳。”
郭映直截了當的說。
張羽飛見郭映神色嚴肅,知道必是緊急軍情,當下也顧不得寒暄客氣。
“段帥之前有過吩咐,帥府、節堂兩處隨郭十將你出入,我這兒就不通報了,你自己進去吧。”
“謝張十將通融。”
郭映頷首抱拳一禮,跨步入內。
然而一進節堂,他就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堂中氣氛有些劍拔弩張之感,而且涇原軍有名有姓的將領都在堂上,陣勢比那一日他登堂拜見時候的陣勢還大。
莫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郭映環視眾將一圈,見眾人都是陰沉著臉,心裡越發不解。
不過腳下卻未停頓,徑直穿過堂中間,走到段秀實的帥案前:“末將遊奕使郭映,有軍情稟報。”
“唔,你來的正好,我這兒正好收到一道朝廷頒下來的旨意,正準備讓人前往連雲堡宣給你聽,這下省得麻煩了。”
段秀實聞言並未追問軍情,反而是說起了朝廷旨意,語氣平淡。
郭映愈加詫異。
“大帥請說。”
段秀實微微抬眸,看了郭映半晌,方緩聲開口道:“聖上有召,和蕃使團不日將出京,令沿途各鎮勿得侵擾使團,勿得傷吐蕃臣民,其餘諸鎮,亦不得挑起邊釁。
自即日起,你和你麾下的遊騎就不要再深入原州州境,只駐守連雲堡備禦吐蕃就是。”
郭映怔住!
這……
像是李適能幹出來的事兒。
不過該說的話他肯定是要說,他這人就這個性格,有一說一。
“大帥,恕末將斗膽,這不是我們挑不挑起邊釁的問題,而是吐蕃人已經打到家門口了,他得勢不饒人,還要動兵,咱們還能引頸受戮嗎?”
段秀實眉梢跳動了一下。
“聖意難違,我等做臣子的,遵從聖人詔命即可,對了,你方才說有軍情稟報,正好本鎮大將都在堂上,不妨直說吧。”
“是!”郭映應了一聲,隨即將郝玼從俘虜口中問出來的訊息,向眾將做了彙報。
“這訊息應該不假。
蕃賊畏春夏疾疫,晚春、盛夏牧馬於青海,待立秋天氣轉涼,則使婦孺老弱驅牛羊於原會蘭渭四州之間,為大軍後勤,犯我疆界。
如今尚贊摩從青海移帳河州,召集四方將校會盟,明顯是在做大戰前的部署,只是不知蕃賊是要攻取劍南,還是要犯我西北。
但依末將愚見,不論是吐蕃要犯哪一邊,我等都應當知會朝中一聲,使劍南、邠寧、鳳翔諸鎮早作準備,至少避免百姓再度被擄掠屠戮。”
節度留後劉文喜首先上前分析了一番局勢,順帶著提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