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知府謝奉和大同鎮副總兵薛桐聞言都是來了精神,二人都是抱拳說道:“劉總兵請講,我等洗耳恭聽。”
劉君韜笑著說道;“二位向我兗州鎮賒借錢糧,也是用於整頓軍備和賑濟百姓,二位大人一心為國,本鎮十分欽佩。只是這賒借一事還是有些欠考慮,將來二位如何償還?這可是要讓大同鎮和大同府背上了鉅額債務啊!”
聽完之後,謝奉和薛桐都是愣住了,二人以為劉君韜是不想出這筆錢糧,心中很是失落。
薛桐還是不甘心,便說道:“劉總兵,我聽說兗州鎮的玉山票號可以借貸,實在不行我和謝大人出面,向玉山票號借貸可以嗎?”
“哈哈!”
劉君韜聞言大笑了起來,說道:“本鎮所說的提議就是玉山票號!”
薛桐和謝奉的心中又是燃起了一絲希望,二人都是打起精神詢問起來。
劉君韜便向二人介紹起了玉山票號借貸的相關情況,說道:“二位大人,在玉山票號借貸是需要相應的抵押才可以,咱們大同鎮和大同府需要的錢糧數額肯定十分巨大,所以相應的抵押也必須是等價的才可以。”
謝奉驚呼道:“我們要是有相應的抵押,哪裡還需要借貸?”
薛桐也是微微搖頭,顯然是以為這是劉君韜的推辭罷了。
劉君韜見狀便解釋道:“抵押的種類很多,譬如礦藏、牲畜!這些雖然價值很大,但是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用來賑濟百姓、發展軍備的,所以二位大人大可用大同境內的礦藏等資源來做抵押,從玉山票號內借貸出錢糧!”
聽到這裡,謝奉和薛桐對視一眼,二人都是長出一口氣,心中暗道:“此事可行!”
接著,謝奉便說道:“劉總兵此話當真!”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好!”
薛桐趕緊接著說道:“那咱們今日便立下文書如何?”
其實在大明朝,是不允許地方官吏、百姓擅自開礦的,只能由朝廷設定專門的官吏機構進行開採。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此時大明私自開礦的官吏、士紳何其眾多,對此朝廷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根本就管不過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薛桐、謝奉聽到劉君韜提出以大同礦藏作為抵押的時候,才會這般從容,並且迫不及待的要和劉君韜簽訂文書,生怕劉君韜半途反悔。
劉君韜笑著說道:“好!”
“來人!取紙筆來!”
接著,劉君韜便親自提筆,和大同知府謝奉、大同鎮副總兵薛桐一起,三人共同擬定了一份抵押文書,用大同境內的煤炭、鐵礦等礦藏資源作為抵押,向玉山票號借貸白銀一百三十萬兩,糧食四十萬石。
而且,這些鉅額錢糧只是第一批,接下來玉山票號將會陸續送來四批錢糧,總數將達到四百萬兩白銀、一百七十萬石糧食!
當然,這筆鉅額的錢糧將會分成兩份,大同府分得四成,大同鎮分得六成。
文書中規定:大同府和大同鎮借貸的這些錢糧都是不用償還的,只需要允許兗州鎮商部是大同境內開設煤礦四處、鐵礦五處,以及其餘的各類工坊二十七處,並且同意商部在大同境內開設票號的分號等各類生意。
這份文書的有效期限為五年。
對於這份文書,劉君韜和謝奉、薛桐可謂是三方共贏。
劉君韜可以憑藉這份借貸文書獲得大同境內的煤鐵資源,要知道大同可是礦藏資源非常豐富的,在後世可是煤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