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劉君韜便整頓大軍返回了大同鎮城。
進城之後,劉君韜便立即召集了大同鎮總兵官薛桐,以及一眾大同鎮的將領,在山西總督府升帳議事。
大同鎮總兵官薛桐率領一眾將領到齊之後,眾人已經提前收到了劉君韜送來的戰報,此時便紛紛向劉君韜拱手賀喜,恭賀劉君韜率部大破韃靼部主力十萬大軍。
薛桐大笑著說道:“督憲此戰擊破十萬韃靼部鐵騎,斬首數萬、俘虜兩萬多人,可是不世之功啊!卑職以為,此戰過後,韃靼部肯定會就此衰落下去,國朝北境將會平靜十數年啊!”
其餘眾將也是紛紛再次恭賀。
劉君韜大笑著還禮,而後便臉色一肅,說道:“諸位,此番本督雖然擊破了十萬韃靼部鐵騎,但是韃靼部烏珂克圖汗孛來依舊在猛攻雁門關,數萬韃靼部精銳還在我山西腹地,這可是心腹大患,所以我軍必須儘快南下馳援雁門關,徹底殲滅來犯的韃靼部兵馬!”
薛桐等一眾將領也是紛紛抱拳請戰。
劉君韜先是讚揚了眾人一番,而後便對劉子安、黃武、向群三人問道:“雁門關那邊的情況如何?”
三人小聲商議了一下,便由向群說道:“督憲,現在雁門關那邊已經非常危急,朝廷從京畿調集的兩萬大軍分兵兩路馳援雁門關,其中一路兵馬在雁門關以東被韃靼部鐵騎伏擊,全軍覆沒。而另一路一萬大軍得幸運送了一部分糧草進入了雁門關,但是依舊無法改變雁門關的危局。”
劉子安補充道:“現在孛來不計傷亡猛攻雁門關,並且還從沿途繳獲了一些火藥,全部用在了戰場上,給鷹揚軍將士造成了不少的傷亡。”
劉君韜眉頭緊鎖,問道:“雁門關內的糧草還能支撐多久?”
三人都是搖了搖頭。
向群說道:“這兩天並沒有接到嚴虎參將送來的戰報,但是按照之前送來的訊息,以及京畿援兵攜帶的糧草數量來推算,雁門關內的糧草應該還能堅持數日!”
“大軍必須即刻南下雁門關!”
劉君韜聽到這裡猛然大吼道:“雁門關不容有失,我皇明疆土不容韃虜踐踏!”
眾人都是抱拳說道:“請督憲下令!”
劉君韜看著大同鎮總兵官薛桐,說道:“薛總兵!”
“卑職在!”
“你率領大同鎮主力兵馬駐守大同鎮城,並且派出部分兵馬逐步收復大同鎮城以北的各處堡壘,協助大同府儘快恢復戰火波及之地的秩序!”
薛桐大聲說道:“卑職領命!”
而後,劉君韜便對參將周宗勝說道:“長水軍將士今日即刻出發,全軍火速馳援雁門關!龍驤軍、虎賁軍將士隨後跟進!”
參將周宗勝抱拳領命。
劉君韜對參將孫旭說道:“虎賁軍與我龍驤軍一道,全軍明日一早急行軍南下,並且攜帶一萬石糧草隨行!”
參將孫旭也是抱拳領命。
次日,劉君韜和參將孫旭一同,率領龍驤軍和虎賁軍南下雁門關,參將周宗勝已經在昨天傍晚時分出發,率領長水軍鐵騎將士飛速南下,此時已經過了西安堡。
與此同時,雁門關上殺生震天,無數的韃靼部兵馬正在攻打關城。
韃靼部烏珂克圖汗孛來臉色嚴峻的看著人頭攢動的雁門關,心中無比的焦急,這已經是自己率部攻打雁門關的第十二天了,但是大軍還是沒能打下關城。
即便是孛來已經得知雁門關內的守軍人數不多,只有一萬多人,原本的守軍已經傷亡殆盡了,新趕到的明國援軍也是戰力不足,空費糧草罷了;即便孛來這幾天用了數量巨大的火藥,將雁門關關城炸塌了六處;即便孛來用“殺進明國京畿,便可以三日不封刀”的命令來振作了軍心。
即便是這樣,韃靼部鐵騎大軍依舊無法突破鷹揚軍將士的防線,雙方已經無數次在城頭上短兵相接,但是最後被趕下城頭的一方,永遠都是韃靼部鐵騎!
那些鷹揚軍兵馬就好像是不知道死亡、不知道恐懼、不知道疲倦一般,只要韃靼部鐵騎大軍發起進攻,那些鷹揚軍兵馬都會如同人牆一般,在城頭上堅守不退,直到戰死為止!
孛來在草原上馳騁了這麼多年,見過的強敵、強軍數不勝數,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孛來也不得不承認,眼前的天策軍兵馬是自己見過最為強悍的軍隊,沒有之一!
“啟稟大汗!”
一騎快馬匆匆趕來,騎士在戰馬上大聲說道:“前方攻城的萬人隊潰退,明軍正在重整防線!”
孛來面無表情的說道:“命令弓箭手立即放箭壓制明軍兵馬;命令死兵立即衝上去投擲火藥;再調一個萬人隊壓上去,準備夜戰!”
傳令兵將孛來的這些命令一一部署下去,數萬韃靼部鐵騎再次調動了起來。
只見無數的長箭呼嘯著砸向了雁門關城頭,將躲閃不及的鷹揚軍將士,連同一些沒來得及撤下去的韃靼部兵馬一同射死在城頭上。
緊接著,上百個身穿重甲的韃靼部兵丁怒吼著衝了上來,這些人的手中都抱著一個用馬皮包裹著的大囊,裡面滿是黑色的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