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張驍軍命令禁衛第五軍從左翼發起進攻,攻擊建州衛兵馬的側翼,自己則是率領陷陣軍正面壓上,準備一鼓作氣擊潰敵軍。
就在明軍搶佔戰場右翼的高地之時,愛新覺羅董山也發現了這一點,急忙下令留守在塔山城的五十門火炮開火,全力封鎖那處高地,拖延明軍炮陣的建立。
“轟!轟!轟!”
“轟!轟!轟!”
“轟!轟!轟!”
一陣轟鳴過後,戰場右翼的無名高地塵土飛揚,第一批衝上去的禁衛第四軍將士出現了不少的傷亡。
禁衛第四軍參將見狀當即調集了七十門火炮就地建立臨時炮陣,開始向塔山城開火還擊;其餘的大部隊繼續佔據無名高地,抓緊時間搶修炮陣。
“讓那些狗韃子見識一下,什麼叫做火力覆蓋!開炮!”
“轟!轟!轟!”
“轟!轟!轟!”
“轟!轟!轟!”
明軍的七十門重炮幾乎在同一時間開火,猛烈的火力頓時籠罩了整個塔山城,建州衛那五十門火炮剛才還在咆哮,轉瞬間便全部啞火。
在塵土狼煙之中,五十門火炮短時間內便遭受到了上百枚炮子的洗禮,原本就訓練不足、人手不足的建州衛炮手頓時死傷狼藉,剩下的倖存者也全都四散而逃。
在城頭上,那五十門建州衛火炮沒過一會兒便盡數報銷,在明軍猛烈火力的洗刷下變成了一堆堆廢銅爛鐵!
半個多時辰後,禁衛第四軍攜帶明軍所有火炮佔據了戰場右翼的無名高地,緊急籌建起來的明軍炮陣徹底俯視整個戰場,建州衛大軍頓時無所遁形。
而塔山城在一輪輪明軍炮火的洗刷下,變得更加殘破不全,幾乎成為了一處廢墟。
此時,明軍與建州衛兵馬已經全部部署完畢,兩軍相距兩裡各自列陣,如同兩個巨人一般,正在對峙之中。
不過,此時建州衛的兵馬人數較多,但卻僅僅抱作一團;而明軍的人數較少,卻兵分三處,呈包圍態勢,也算是一個景色。
臨近正午時分,經過大戰之前的炮戰,以及雙方哨騎的慘烈襲擾戰之後,雙方都開始收攏兵力,準備最後的大對決。
不同的是,此時張驍軍的心態非常輕鬆,雖然建州衛兵馬裝備了不少的火器,但相較於荷蘭人的火力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張驍軍率軍能夠打下巴達維亞、聚殲荷蘭人大軍,此時再面對建州衛兵馬自然是沒有絲毫的壓力。
而愛新覺羅董山就不一樣了,自己之前面對的敵人都是遠比自己弱小的,還從來沒有遇到過眼前大明天策軍、新軍這樣強悍到沒邊的對手,心中自然是膽怯不已。
戰鬥還沒開始,其實便已經結束了!
此時大風驟起,交戰雙方的旌旗都開始迎風飄揚。
不過明軍的戰旗是迎風招展,好像是一道道威武的猛士正在奮戰一般;而建州衛的旌旗則是被大風吹得胡亂拍打,好像是正在潰逃一樣,讓人看了非常不舒服。
張驍軍抬頭看了看天色,眼見萬里無雲、大風徐徐,好一番戰場!
“傳令:各軍殲敵務盡,此戰不留活口,務必剷除建州衛賊寇!”
張驍軍這一道絕殺令,已經宣判了愛新覺羅董山及其麾下數萬大軍的命運。數萬明軍將士接到命令之後,頓時開始高唱劉君韜寫下的凱歌,同時手中的兵器也開始猛烈撞擊地面,激昂而又富有節奏的巨響傳來,頓時讓建州衛兵馬士氣大跌!
“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兒。與子征戰兮,歌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