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戲已經開演了。
《太醫拜師》,自然就是講鄭朝宗如何偶遇安馥珮,一開始仗著自己是藥王谷弟子,目中無人,與安馥珮打賭,後來卻被安馥珮高超的醫技折服,最終克服種種阻礙,拜安馥珮為師的故事。
這劇本是澤王寫的。
扮演鄭朝宗的那位生角,是錦瑟梨園的臺柱,因他十五歲登臺,一炮而紅,故得了個美名,“十五紅”。
“十五紅”果然演技線上,唱功高超,在臺上一舉手,一投足,跟鄭朝宗簡直一個模子打出來的。
紀如厚始料不及,人澤王根本就沒有找人假冒鄭朝宗。
那麼真的那個鄭朝宗在哪裡?
澤王在哪裡?
安馥珮又在哪裡?
……
此時,戲臺上剛好藥王谷的老神醫登場了。
演紀如厚的這個戲子,演技明顯差了很多。
由於這本戲是臨時排的,練習的時間不夠。
那戲子唱起戲來,一會忘詞,一會忘動作,總而言之是左支右絀,漏洞百出,惹得現場的百姓哈哈大笑。
說是錯誤百出吧,卻又極其神似,把紀如厚的技不如人卻又倚老賣老,非要打壓一個小姑娘的渾樣,刻畫地又可惡又可笑。
紀如厚鮮少看戲,自是不知戲中有一種角色稱為丑角,就故意要做出這副漏洞百出的樣子,來增加笑點。
紀如厚臉上火辣辣的,他知這一次來潯陽出師不利,但也沒想過他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是那個樣子的。
紀如厚站起身來,一腳踢翻了椅子,手和腳都冰涼,強烈的羞恥和難堪,他把劇團的人當成了發洩物件,抓過他的領子,張著大嘴好像要吃了他,“你們劇團就沒有別的戲了嗎?啊!”
那個劇團的人不明白這個老頭髮那麼大火幹什麼。
老頭覺得這出戏不好,可百姓們看得挺高興。
他說:“有啊,小的就是拿了劇本給王爺點戲的。”
紀如厚對這個回答根本不滿意,“藥王谷的人聽著!以後凡錦瑟梨園的人生病,都不給他治!”
紀如厚把劇團的小廝扔出去。
小廝一骨碌爬起來,一點兒也不在乎,“不給治就不給治,我們不能找安澤藥堂的大夫嗎?”
易惜兒出來打個圓場,對小廝說:“你們錦瑟劇團也太沒有眼力勁兒了,紀神醫在這裡,怎麼就排那樣的戲。把戲本給我,我來點別的戲。”
小廝卻沒有搭理易惜兒。
恰花紅和胡雪丹從樓梯上來,小廝屁顛屁顛地跟過去,“姑娘們點戲吧,愛聽什麼,我們劇團都排得出。”
花紅高興了道:“小姐最喜歡聽甜甜的愛情戲。”
小廝眉眼帶笑,“是是,姑娘是離安神醫最近的人,自然知道安神醫最喜歡聽什麼。”
易惜兒看著小廝討好花紅的模樣,一陣反胃,以前在蔡府,哪個下人會搭理安馥珮,他們只能討好易惜兒一個。
這會兒,安馥珮搭上了澤王這條線,連花紅這丫頭的身價都抬高了。
易惜兒腹中鬱結,難受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