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D能發展起來就是靠星塵科技的一部分專利,安德爾森已經在和運營商進行合作商談了,預計未來3個月內會推出一款寬頻+ifi的套餐。
但是路由器之類的產品他們是別想了,這部分利潤運營商會吃掉,他們也不缺代工生產路由器的廠子。
星塵科技同樣也不打算參與,不過跟星塵商城合作的一些廠子會推出他們自己的路由器產品,並上架到星塵商城中,也算是吃一波網路發展紅利。
在兩個月之前,陳子凡還想透過連鎖奶茶店+免費ifi的模式推廣一波星塵1,結果最後的情況是:星塵1不需要推廣了,反倒是ifi需要普及。
所以乾脆讓BALD跟觀夏合作算了,星塵1的合作變成了順帶的。
關於所謂虛假宣傳,陳子凡直接通知法務部來活了,還是那句話:有本事拿出證據來,拿不出證據的話,造謠生事、誹謗他人這些可都是罪名。
「說我們虛假宣傳?拜託,整個華夏比星塵科技實誠的有幾個?」
除了虛假宣傳外,對星塵科技抨擊最多的就是沒有良心,陳子凡還看到了網際網路上一些長篇大論的帖子,從頭到尾都在罵星塵科技怎麼賺黑錢。
看得陳子凡是滿頭問號,不禁有些疑惑這是誰家的水軍,這麼不專業嗎?星塵科技不賺錢,為愛發電?
這些人攻擊的點也就在星塵1的配件價格過於昂貴上,但配件又不是必需品,第三方廠子也生產了不少替代品,追著這個東西不放就過分了。
陳子凡自認為自己問心無愧,最貴、科技含量最高的產品星塵1定價已經放到了一個較低的價位,如果還能繼續罵,那就不是他們的問題了。
「大部分國產品牌可能的確做得不夠好,技術也沒外國品牌強,但凡事總有例外,還是得多一點包容…」
隨後他便關掉了這些東西,一些思想層面上的問題短時間內也改變不了,輿論方面的王進力會處理的。
網際網路現在可是星塵營銷部的主要地盤之一,哪能輪得著他們隨便帶節奏?要帶也是自己的水軍帶~
還有一些電視臺向星塵科技,甚至是陳子凡的個人郵箱傳送了邀請函,對於這些電視節目的邀請,陳子凡毫不猶豫都拒絕了,因為沒有必要。
以星塵1現在的情況,根本不需要靠這些電視節目來炒熱度,人們所熟知的一些品牌喜歡上電視節目,也不是因為他們想上,而是沒有辦法。
包括贊助也是,產品不同,營銷方式也不同,星華智行可以去贊助一些娛樂類節目,星塵科技不行,相比於商業性,他們的科技屬性更強。
陳子凡還專門吩咐趙無傷和王進力,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正常打廣告、正常營銷宣傳就行,實在沒辦法也可以用水軍引導一下輿論戰。
剩下的東西就沒必要去做了,星塵1的銷量已經遠超他們最初的預期,原本陳子凡定了一個1000萬臺銷量的目標,現在光訂單都有3000萬臺。….
這還僅僅是華夏市場而已,陳子凡還沒有直接擴充套件海外市場的想法,提起這個來,從昨天開始就有不少國外公司想要拿到星塵科技的代理權。
但每個地方的法規不同,星塵1在國內是「第一代智慧手機」,出了國說不定就直接變成半個磚頭了。
所以陳子凡給趙無傷的指示是:「先站穩華夏市場,海外市場不著急,等星塵2、或者星塵3出來時才是有選擇地擴張國外市場的時候!」
要麼不做,要麼就要快準狠,還能只准蘋果進入華夏市場,不準星塵進入歐美市場了?誰不知道近年來國際品牌從華夏捲走了多少高額利潤?
最悲哀的是,有很多時候不是這些國際
品牌坑華夏消費者,而是自己人坑自己人,一個好端端的產品在各種營銷宣傳下搖身一變成了身份的象徵。
這種情況在未來十五年的時間裡愈演愈烈,汽車行業更是成為了重災區,好在陳子凡還有機會去改善這樣的局面,讓華夏市場變得更好。
星塵1的官方渠道里,首日銷量就達到了82萬臺,按照這種趨勢發展,星塵1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可能突破千萬臺銷量,血洗整個華夏手機市場。
並且星塵科技背後還有官方扶持,在這種條件下,首當其衝受到重創的便是以諾基亞為首的一眾國際品牌,他們在華夏的分公司已經全亂了。
星塵1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讓他們4000檔位的手機銷量直接斷崖式崩盤,這種情況傳到總公司後,他們也做出了制定出了不同的方針。
首先破解星塵1的軟硬體技術,再推出自己的智慧機產品,最後抓住星塵科技是新品牌的弱點,利用品牌優勢把星塵1佔領的市場再搶回來。
這完全是實打實的硬碰硬,和陳子凡想的一樣,不管是諾基亞還是愛立信,甚至是蘋果,他們都不怕星塵科技搶佔先機,也不怕暫時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