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傷看到星塵1限量款的規劃方案時,還提出了一個意見:「竹韻版只有16GB版本,還是4199元起售,可這樣一來,肯定有標準版使用者不滿意。
所以我們可以推出一款竹韻版手機殼,也可以享受定製星塵OS主題,套上手機殼從遠處看,和竹韻版也沒什麼區別,手機殼還是賣99元就行!」
陳子凡:???
還得是你啊!好傢伙,這波韭菜割的,表面上是在賣竹韻版星塵1,實際上是為了賣手機殼…真要出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手機殼的質感會差一些。
由於沒有人工環節,全是機器生產的,細節肯定不到位,不過畢竟是星塵科技的產品,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確定下來後,手機殼供應商開始加班加點選竹子,還請了幾個竹編大師,改造了一波機器後就開始生產了,順便還罵了波星塵科技就會玩些花活。
但畢竟是星塵科技扶持起來的,就算陳子凡要做「真空鏤刻浮雕復古象牙手機殼」,他們也得想辦法造啊。
而在星塵工廠內部,工人經過培訓後便開始上崗打磨竹子後蓋,陳子凡只給了他們兩個半月的加工時間。
考慮到實際過程中的損耗問題,11月份前要生產10萬+臺竹韻版星塵1的難度還真不小,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批產品將會在12月~1月份上市。
陳子凡也不知道蘋果1會在什麼時候上市,他也只能早做準備,不過諾基亞那邊已經準備好了搭載新版塞班系統的諾基亞N85,想要衝一波市場。
講真的,這款產品在側滑後的四個實體功能鍵,加上正面的大螢幕,以及下方更符合人們傳統認知中手機設計風格的按鍵,它的銷量就不可能低。
這就好比蒸汽時代的各種巨大齒輪機械,雖然已經被淘汰了,但仍然會有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部分人。
在這個功能機與智慧機更替的年代,諾基亞N85或許將會是它們最後的輝煌,陳子凡也算是又見到了一次帝國落幕,接下來便是新王登基的時刻。
趁著竹韻版星塵1生產的這段時間,陳子凡也開始針對星塵工廠進行了一波擴建與升級,擴建是為了擴大現有業務的產能,以及為新業務留出空間。
比如星漢智行的新能源汽車專案,這項工作的推動註定會十分困難,從產品到基礎建設,每一項內容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社會資源…
升級是為了讓現有業務的佈局更合理,半自動化提升,從電子垃圾回收到原材料出售、鋰電池加工,到電機研發生產,再到手機工廠、新能源汽車工廠,把每臺機器都合理利用起來。
很多人會認為汽車加工怎麼會跟手機扯上關係呢?實則兩者聯絡很緊密,舉個例子,未來oo的星鑽、星雨光刻,用的就是比亞迪的技術和工廠。
除了星塵工廠的擴建升級外,【星塵圖紙】的地基建設也該繼續完成了,之前一直卡在5%的進度上,現在可以提升一波,先提升到10%左右就行。….
「這麼一來,又是將近20億的投入支出…他奶奶的,這錢可真不禁花,還好星塵1的純利潤水平比較高…」
星塵1從6月11日上市後,到現在9月20日,三個多月的時間一共賣出了1360萬臺,平均每臺純利潤1106元。
原材料成本低,甚至接近0成本,回收電子垃圾後,一些用不到的原材料可以直接按市場價或者低一點的價格批發出掉,抵消掉收購垃圾的成本。
研發投入也低,如果不是為了打掩護,星塵科技的技術研發甚至可以達到0成本,也沒有什麼收回成本一說,剩下的便只有人力、運營、稅收等。
綜合算下來,星塵1在最
低配起售價控制到4000以內,還能將純利潤率提升到這麼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擴建升級星塵工廠、打地基的時候,陳子凡也對【星塵圖紙】中的一些內容產生了好奇:「話說這個大圓環是幹嘛用的?僅僅只是為了好看?」
隨後他便發現意識裡的大圓環正下方出現了一個(檢視詳情)的字樣:「可增設發電裝置,整合太陽能、風能、熱能透過轉化器發電…」
陳子凡:……
乍一看很牛掰,實際上對現在的星塵科技來說沒什麼用,科技水平達不到,那種高水平的整合發電機根本造不出來,且製造成本一定非常高。
「哎,還是老老實實發展吧,先別想這些有的沒的,這才是基礎圖紙,後面指不定還有什麼奇葩東西。」
在星塵工廠擴建升級期間,莫少昆特意來到現場當起了包工頭,還帶來了幾個小夥伴,陳子凡一看就知道是富二代團隊,直接讓王進力去招呼。
王進力二話不說就屁顛屁顛過去了,一下午就和二代們打成了一片,在他的眼裡,這哪裡是富二代啊,簡直就是行走的提款機,送錢送資源的。
幾個二代養尊處優,每個人學識倒是不淺,但架不住王進力一頓忽悠,隔天就一口一個大哥跟在他旁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