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神速時代(上)

事實上他們就算有想法也不能輕舉妄動,因為星塵科技還並沒有跟這些所謂的國際PC端大廠形成直接利益衝突,而且他們的手也沒有長到這種程度。

如果星塵科技大規模進入海外市場,他們很有可能會採取措施,但如果只在華夏,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

星塵社群中,已經有人專門整理出了星塵科技接下來的新品資訊,從外觀專利→供應商爆料,以及一些個人猜測的手繪海報、效果圖都一應俱全。

再加上星塵營銷部的水軍槍手帶節奏,一波操作下來,別說星塵使用者了,就是搭載紅旗OS的其他品牌手機裡,也有不少APP在推送星塵2的相關訊息。

各大國產手機廠商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失去了進軍智慧手機市場的先手機會,想要再追上星塵科技的產品水平、使用者量就很難了。

星塵2釋出在即,哭得最慘的自然是星塵1使用者了,不過這些人也就是在網上哭訴一波,有更多的人買了手機後就不怎麼關注更新換代的訊息了…

除非他們的手機已經明顯出現老化、卡頓、跟不上時代,否則一臺手機自然能用多久用多久,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不可能年年換新機。

就算堅挺如星塵1,在產品更新換代前也難以維持住原有的價格,不管是官方直營店還是手機經銷商,都開始逐步降價清理庫存,開始為星塵2讓步了。

官方渠道中,8GB版本的星塵1預計會在兩個月內降低300~600元,16GB版本的星塵1預計會降低200~500元,更大記憶體的價格相對來說堅挺一些。

不過星塵1卻並不準備停產,陳子凡準備用星塵工廠升級後降低成本、售價的星塵1來進攻一波海外市場,發達地區暫時不用想,但其他地區很有機會。

比如一些經濟發展不錯的南亞、西亞等地區,但由於安卓、蘋果陣營的新機也會進軍這些市場,所以接下來這些地區將成為三個陣營的主要爭奪地。

星塵1將會是市場爭奪戰的主力選手,當然,如果有機會的話星塵2、星塵平板等產品也會安排上,具體的合作事宜已經由王進力派人出國考察了。

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家的印度首先被放棄,沒辦法,這地方太窮了,但王進力卻有自己的考量,他覺得可以利用星塵科技的資源扶持一個新品牌。

專攻低價智慧機,佔領印度市場的同時還能順帶向外進攻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市場,不過這個想法很快就被陳子凡否決了,因為低端機型的利潤太低。

其實也有一部分機型雖然是低端機型,但是線下店不僅利潤高還能加價賣,比如XX智選、xx生態手機…

賺硬體利潤也就算了,軟體利潤也不放過,一些手機廠商甚至會將使用者分為三六九等,價格越貴的手機廣告越少,低端機型的廣告直接滿天飛。

連日曆、相機、資料夾都能帶廣告的手機廠商,陳子凡都不知道怎麼替他們洗白,而恰恰買這些低端手機的,大部分是什麼都不懂的中老年人群。

難道這些手機廠商不明白自己生產出來這些產品的目的是什麼嗎?不明白會賣給什麼樣的消費者嗎?他們很清楚,但依舊會毫不猶豫選擇這麼做。

陳子凡自問做不到這些,因為他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星塵科技也不是一個以獲取利潤為最終目的商業公司,利潤誠然重要,但也不至於什麼錢都賺。

星塵科技會去主動投資一些品牌,但後續的發展並不會主動參與,陳子凡也不會去做低端機型,因為星塵生態鏈的供應商已經為他提供了足夠的利潤。

不用承擔頂在最前面的風險就能獲取利潤,又何必下場爭個你死我活?

他會用行動告訴其他手機廠商什麼叫做行業標杆,有高階手機標杆且有星塵生態鏈配件供應商的情況下,低端機型就算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還有一個原因是,過於冗雜的產品線會削弱星塵工廠的實力,把星塵科技侷限在手機市場競爭中,到時候再想跳出手機圈子發展其他產品會困難很多。

在陳子凡看來,星塵科技只需要保有兩代產品,比如星塵1、星塵2,或者星塵2、星塵3、星塵3+,再橫向發展其他型別的產品,比如星塵平板等。

進入到預熱宣傳階段後,一些保密協議的限制也就沒有那麼嚴格了,從4月中旬開始,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供應商、數碼帖主、扣扣群爆料新品資訊。

星塵科技官方也在時不時放出關於星塵2、星塵平板的概念圖以及星塵1的價格調整資訊,即使星塵1的價格降低了,也有點抵擋不住整體銷量下滑。

一些能買得起這個價位段機型的人,也不會在乎那幾百塊的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