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風影摩托車的「戰火」系列釋出會,後有星塵2電致變色版的上架,中間還夾雜著各大國產手機廠商的新品及營銷…新的一年再次混亂了起來。
「戰火」系列,一聽就知道風影摩托車的野心非常大,他們不可能會滿足於一款並不成熟的電動摩托車,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會加深與星塵科技合作。
就算將來星漢智行進軍電動摩托車領域他們也不在乎,因為星漢智行不可能去專門生產1~3萬的電動摩托車。
而對於摩托車行業來說…別說差1萬塊錢了,就是差2000塊錢都會成為影響人們選擇的重要因素,要不是ABS代表了「安全」,風影也不敢加4000塊錢。
所以風影和星漢的電動摩托車壓根就不會有什麼市場衝突,看1~3萬摩托車的人也不會考慮4萬以上的摩托車,除非將來錢賺夠了他們才可能會換。
這次「戰火」系列釋出會敢這麼大張旗鼓的原因還有幾個:星塵科技的鋰電池、電機支援質保,有海城官方支援質保,購買電動摩托車免徵購置稅。
星漢ni同樣如此,不僅免徵購置稅,首年的其他稅、保險都由星漢智行包辦了,星漢ni售價5.58萬,落地不需要再出任何費用,還是5.58萬。
在星塵工廠、星漢汽車工廠經歷過一波擴建升級後,成本下降了一些,加上官方給的補貼,拋開各種成本、稅收,星漢ni的淨利潤只有5000塊。
前期能做到不虧本便已經不錯了,陳子凡也沒指望星漢ni一出來就能暴殺整個海城汽車市場,相比於星漢ni,星塵手機、星漢01才更賺錢。
如果星漢01按照海市幻影的遊戲售價52.8萬來賣,它一臺的純利潤至少能達到10萬元以上,但這種價位的產品,在華夏一年也賣不出去多少臺。
星漢ni的定位低、星漢01的定位又高,想要解決這種情況,最好是再生產一臺更貼合大眾市場又比較綜合的新能源汽車,價位段在15~25萬之間。
這些都還得等星漢ni出來後再具體安排,對新能源汽車、摩托車免徵購置稅目前也只有海城有,陳子凡記憶裡全面推廣的時候已經到了十三年後。
當時還促使了一波新能源汽車的熱潮,隨之而來的便是各種漲價,10萬以下的新能源汽車普遍漲價都比較狠,最狠的長安奔奔復產後甚至漲了4萬。
現在的情況又有所不同,鋰礦的價格也沒有漲起來,物價也普遍較低,星漢ni的5.58萬和長安lun的4~6萬不是一個水平,能用的料也紮實很多。
不過受限於一些工藝,星漢ni在某些方面也不一定能比得過十幾年後的新能源微型車,這也不需要去比。
風影「戰火」、星塵2電致變色版,再加上星漢ni…三者就是目前海城度最高的三款產品,接下來便是星塵3了,但星塵3的訊息還沒有幾條。
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海城正在海城正在建設4G基站,也不知道還有4G這種東西,就是海城本地人都不瞭解,別說4G了,連星塵3+他們都不清楚。….
只有一部分數碼發燒友還記得去年的星塵社群裡有爆料博主曾經專門說過:星塵3的同代會有一款定位更高的手機,具體是什麼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得不說,星塵科技的保密措施做得非常嚴格,星塵3+的各項配件已經開始生產了,星塵生態鏈上的廠商也沒有爆出過任何星塵3+的配件資訊。
在星塵釋出會開始前,誰也說不準這次星塵科技會帶來什麼產品,又會有什麼樣的提升,現在他們也不關心幾個月後的事情,只關心現在的產品。
星塵2電致變色版在幾個盲訂使用者的下,已經在全網徹
底傳開了,不僅包裝盒用上了白銀灰撞色風格,在產品上更是把「科幻」給發展到了極致。
一個並不算複雜的電變玻璃工藝,便可以營造出這樣的效果,偶爾有人在星塵社群中反駁,說一些電變玻璃不難實現、沒科技含量也絲毫沒有作用:
「你說它沒科技含量,那你倒是拿出一個類似的產品啊?光拿幾個科學理論和概念圖,在這糊弄誰呢?」
「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些其他手機廠商用的還是塑膠、金屬後蓋,星塵科技已經用上電變玻璃了,還能透過手機調色,你們有哪個能做到?」
「唯一的缺點恐怕只有不能戴手機保護殼了,戴上透明殼都不行,沒有那個味兒,戴上矽膠殼就更不行了,啥也看不到,可不戴殼又容易碎…」
「平時注意點沒事的,合理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我之前有次熬夜玩到凌晨5點鐘,一個手滑把鼻樑骨乾折了,從那天以後我再也沒熬夜玩過。」
「你是大哥!你牛!星塵2才多重啊,能把鼻樑骨打折?玩手機確實爽,也要注意別沉迷,好好休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