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開始,一天在海城跑210k假設平均時速在25~35k間,一天8小時足夠跑完了,中間還有吃飯、休息,和正常上下班差不多。
星漢ni在續航顯示為0的時候還可以跑5公里左右,特意留出來的這部分電是為應急使用的,剩下5%的時候車隊就能返回星漢汽車工廠充電了。
按照陳子凡的規劃,在星海園、星塵廣場、星海公路都會建設充電站,星海公路建設的同時,旁邊還會專門建一個星漢直營店,出門就是試駕公路。
再往北走的海城外灘還有星海駕校…3000塊錢C2駕照包辦,星漢品牌店還提供免費的上牌服務,車上還有無線充電功能…不如再看看星塵手機?
這就是萬物互聯、星塵生態鏈的威力,只要買了其中一個產品,接觸到星塵OS,便會自然而然的也接觸到其他產品,買不起車,配件總能來一個?
星塵1剛出來的時候,99塊錢的多彩矽膠保護殼還在釋出會上介紹過,但銷量卻始終不怎麼樣,等到星塵2出來時,保護殼的銷量翻了二十幾倍。
這也是消費者逐步認可一件產品的過程,之前大家都覺得99塊的保護殼不值,可對比了第三方更便宜的保護殼後他們才發現,還是官方配件更好用。
別的不說,多彩矽膠保護殼本身的質感、貼合度都擺在那裡,而且它上面的星塵lo十分顯眼,一眼就能看出來用的是星塵手機,這種需求很正常。
買了最新款手機,結果殼一戴大家認不出來~你說這搞的多尷尬?
陳子凡並不提倡把星塵科技的產品和一些非產品性的東西掛鉤,也會讓星塵營銷部積極地往正面引導,但也正如王進力所說,這是人最原始的需求。
裝B也是表現欲的一種形式,只要不是太過火了也無傷大雅,有人買官方保護殼是為了一個星塵lo,有人買第三方保護殼是為了價效比更高。
這也無可厚非,同時也能說明一件事:星塵科技在手機、平板電腦這類產品的品牌力加持轉移到了配件上。
因為沒有過多的品牌附加值,手機、平板電腦等依舊同級別無對手,而隨著星塵科技的發展,品牌附加值勢必會越來越大,那就全轉移到配件上。
一個手機保護殼的價格最多也不可能超過200塊錢,還能滿足一部分使用者對「品牌」的追求,為什麼不去做?
所以星塵科技今年的五款電子產品的配件也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不光星塵產品有,星漢ni也有,它可是為了滿足年輕人需求直接走了改裝路線。
當然,原版原車也不差就是了,二十五輛星漢ni整裝待發後,4月15日一早準備出發,跑到5月15日就算完工,因為後續還會有一些改裝星漢ni。
十款模板化改裝方案只需要放出三到五款就夠了,剩下的全部留在6月11日的釋出會上才會專門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工程類專案也會逐步完工。….
早上7點半,二十五名車手已經有不少人到了星漢汽車工廠,他們原本就是工廠的員工,只不過這次被外派出去,也算是偶爾換換工作內容。
出發前他們還聚在一起討論:
「我的星華電動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打折,你說星漢ni會不會有打折?這210公里續航總感覺虛啊!」
「開什麼玩笑?這可是20度的大電池!之前咱們進行1萬公里長測的時候,平均能耗每百公里才7.6度啊!照這種能耗跑,省著點都能跑300公里!」
「那是理想條件下,我就不信星漢ni裡塞四個壯漢,把空調拉滿,再放上音樂,它也能跑上210公里!」
「嘿,你這不是純純犟嗎?汽油車你塞
四個壯漢它就不費油了嗎?」
「別吵吵了!出發出發!一會兒跟好頭車!遇上突發狀況時頭車會在路邊等咱們,一定要排好隊形再出發!」
「對了,記得保持好車距!外面會有攝影師團隊跟拍,明白了嗎?」
「明白!」
五組人員全部就位後,便全部上到了自己的星漢ni上,他們上車的第一件事先啟動,第二件事便是開啟自己的手機,連線到星漢車機開始放音樂…
「這TM的才爽!對了,空調也得開啟,反正怎麼舒服怎麼開就是了!」
他們都是老司機,也都跑過不少長途,有的人甚至一天還跑過上千公里大長途,區區210公里在他們看來根本不是事,把電都開沒了正好早點下班。
不過他們也不會為了費電而特意把空調開到最大什麼的,一是他們有職業操守,二是星漢ni的空調很給力,與其受那罪還不如自己舒舒服服開。
五輛車中只要有一輛續航先見底了他們就可以準備返回工廠,這些員工原本還擔心開慣油車了第一次開電車會有點不適應,然而真開起來完全沒有:
「這小車這麼好開的嗎?看著不大,裡面空間還真不小,我這兩百來斤進來,居然一點也沒感覺到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