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則完全不一樣,尤其是「萬物互聯」主題釋出會結束後,星塵科技、海城的影響力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峰期,能吸引華夏奧委會也並不意外。
讓陳子凡不理解的是,海城開始建設4G基站時,作為比較高階別的官方機構,按理說早應該收到訊息了,這臨近奧運會開幕,臨時搞還能來得及嗎?
稍微想了一下,他也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一件事,在奧運會這種世界性級別的賽事上,就算只剩下一週時間,也會調動大量人力物力來想辦法完成。
現在既然華夏奧委會主動提出來了,陳子凡自然也不可能拒絕,怎麼樣為星塵科技爭取到更合理的利益才是重點,現在有4G、有奧運版星塵3+…
但還不夠,陳子凡需要讓星塵手機成為奧運會指定用機,不僅如此,星漢ni也要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儘量能在開幕式或者閉幕式多露幾次臉。
海城的智慧手機普及率比較高、產業也十分發達,但並不能代表全國,至少在現在,主流媒體依舊是電視。
電視機的銷量也在逐年遞增,甚至比手機的增長率還要高,很多地方的人都認為,電視、電冰箱等家電產品就跟汽車一樣,是某種「成功」的標誌。
那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是他們不斷追逐的目標,陳子凡暫時不會進軍電視機領域,但他也會透過電視廣告來不斷宣傳星塵生態鏈的眾多產品。
不僅要明著打產品廣告,還要用各種方式暗著打,比如新聞快訊中的「新聞」,比如各大熱播都市電視劇裡男女主配角用的手機、手錶、開的車等。
王進力目前也在著手準備這方面的事情,不過有一點,人人都恨的反派不能使用星塵科技的產品,比如反家暴電視劇不要跟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
當然,這個電視劇已經過去很久了,而最近的電視劇便是延遲三個月,即將上映的魔幻手機,原本這部電視劇裡用的還是功能機,但現在嘛…
已經全換成了星塵1、星塵2、星塵3…還有一些根據星塵手機魔改出來的機型,同時星漢ni改裝版的戲份也有不少,劇裡到處都充斥著星塵元素。
類似的劇還有不少,都是陳子凡點名要上的,還有一些原本不存在於歷史軌跡中的都市劇,比如海城文化傳媒最近在搞的東西幾乎都和海城有關。
具體的進展陳子凡也不會去關注,他只對最終能起到的營銷效果感興趣,對這些電視劇魔改成什麼樣並不感興趣,這些都交給王進力去做就行了。
華夏奧委會那邊的事情還有趙無傷負責,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不屬於商業合作範疇了,對於星塵科技提出的一些要求,他們也沒有做出什麼反駁。
不管是4G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是華夏進行彎道超車的好機會,官方對星塵科技、星漢智行等公司都非常重視,可現在的問題是,整體實力不夠強。
這個不夠強指的不僅僅是星塵科技,還有華夏、還有普通人的物質、精神…絕大部分其實不需要星塵科技操心的,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工作少。
「萬物互聯」主題釋出會結束後,推廣產品、建設4G城市、擴大充電樁規模、研發適用於新能源汽車上的快充、擴充套件產品線、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
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解決,但陳子凡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利用2G/3G/4G技術交接的混亂時期,將國內的一些資源整合到一起,形成更強的競爭力。
電池、螢幕、電機、晶片、感測器等星塵科技一系列核心技術都得成立子公司、建設專門的工廠用來生產。
而星塵工廠只負責前沿技術的革新,以及產品最後的精加工、組裝。
這也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隨著星塵科技
的規模不斷壯大,所有技術、生產線都集中在星塵工廠這一畝三分地上未免實在太吃力了,影響力也很有限。
假設如果成立了一個專門負責電池的子公司,不僅可以進一步細分電池產品線,還可以趁機將一些遊離在外的電池公司吞併掉,吸納更多優秀人才。
同理,其他核心技術也一樣,目前星塵科技的螢幕是公認的華夏最強、獨一檔的存在,但其中一半以上的產能都供給給了星塵產品,剩下的才外賣。
不少星塵科技高層從去年年底就在提這件事了,奈何當時長河晶片工程才剛剛起步,還要為「萬物互聯」主題釋出會準備各種技術、產品、設施基礎。
所以這些事情就暫時擱置了下來,現在「萬物互聯」主題釋出會已經結束了,星塵3、星塵3+等多款產品上市後,新產品的進度也沒那麼著急。
星塵4、星塵4+延期了一年,明年大機率只有一款特殊型號的機型以及星塵生態鏈的新產品上市,留出來的時間會相對寬裕,且還有一點重要因素:
星塵科技的技術、產品太過強勢,靠技術授權下放其他廠商也依舊跟不上,於是便紛紛破產倒閉或者轉型,可星塵工廠的產能又沒辦法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