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星漢001的每百公里用電很有可能會超過10kWh,綜合路況的續航水平能在520~580公里之間就不錯了,也能達到正常A級車的範疇。
當然,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打折問題星塵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決掉。
只要用的還是原材料以鋰為主的電池,星漢001上的打折問題就只能透過一些外在的保溫手段來解決,比如星漢mini上一直在使用的電池溫控技術。
在星漢001上會得到一次全新的體現,確保在極寒、酷暑的天氣下續航水平不至於降低太多,只要能達到8折以上的續航,也不會收到太多投訴。
陳子凡印象裡有一次極寒天氣測試,新能源汽車陣營中續航達成率最高的也才6~7折,甚至還不到7折。
可那是有同行對比,再加上新能源汽車的缺點大家也已經普遍接受了才沒有了那麼強烈的抨擊,但因為這個原因放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非常多。
海城本身就屬於北方地區,星漢智行又是華夏新能源汽車的“開創品牌”,上來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如果直接續航打骨折,之前的努力恐怕就白搭了。
沒幾個人會願意花十幾萬買一臺續航打骨折的新能源汽車,星漢mini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功,星漢001只需要把該做的做好,不要玩文字遊戲就行了。
續航虛標?那就在釋出的時候直接標少一點、電池加大一點、溫度管理系統用上,再把動能回收裝置也安排上,一邊開的同時還能一邊進行發電。
至於其他配置方面,星漢001和長安深藍SL03非常相似,後置單電機、無框車門、掀背設計、懸浮尾翼、隱藏式電動門把手、全景天幕、抬頭顯示…
或者說它就是小一號的星漢01,只不過沒有星漢01上那種超豪華、科技的配置罷了,是一臺全能且綜合的實用A級車,舒適性也達到了全新的高度。
比如前排座椅加熱、前排座椅通風、主副駕6向電動座椅、12個星塵生態鏈專供的揚聲器、車載wifi、雙區空調、車內空氣淨化、香氛系統等。
大大小小的配置羅列下來,星漢001不說橫掃這個20萬左右的家轎,也能把絕大多數同價位的產品壓著打,如果追求“品牌”的話,那是另一回事。
堆配置一直是陳子凡的拿手絕活,生產星漢001的目的也和星漢mini一樣,就是為了繼續打造壽命巨長的新能源汽車,繼續用暴力方式直接進入市場。
&nini只是“玩具車”嗎?那就讓所有人看看什麼才是正兒八經的“新能源汽車”,用造手機的思路來造車,再用手機打破傳統的固有觀念。
相比於手機,汽車的品牌認可度、偏見更難以消除,某豪華車品牌的銷售曾經這麼說:“其他廠商有大中控屏?哦~它們品牌不行,才用中控屏。”
還說什麼“越高階的車型為了安全考慮設計就越簡單”,等他們的車也裝上中控屏的時候,就開始各種吹了:“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XX系統…”
陳子凡原本聽到後這名銷售這麼說,也就圖一樂呵~結果後來他才發現,居然有不少人真的這麼認為,並且在對待國產與進口品牌時非常雙標。
進口車在車裡裝大沙發、大彩電…哦~那是豪華品牌該有的配置!什麼?坐車看電視暈車?那是我的問題。
國產某新能源車在車裡多安裝幾塊螢幕,並當成宣傳賣點…你是不是底盤偷工減料了?沒配安全氣囊?減震拿不出手?所以才宣傳自己螢幕多?
坐車看電視暈車?什麼垃圾車?螢幕肯定用的次品!華而不實的配置,不如把螢幕去掉,再便宜幾萬塊錢…
星漢001倒是沒配那麼多螢幕,但中控屏的尺寸可不小,達到了14.8英寸,相當於一臺膝上型電腦的螢幕尺寸了,不過實體按鍵該保留還是保留。
陳子凡也不怕被一些消費者噴,無所謂嘛,產品製造出來肯定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人們經常說的喜歡XX品牌,也只是因為它的車夠貴罷了。
所以他們真正喜歡的是車代表的財富、品牌代表的面子,還是車子本身呢?這些恐怕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星漢001狂堆配置的目的還有一個:如果說星漢mini主打的是“個性”,那麼星漢001、星漢01、星漢009等車型主打的就是“科技”,用來彌補不足。
&nini出去時,可以標榜自己是擁有個性、追求與眾不同的人,開星漢001出去時,可以標榜自己是追求前沿科技產品的人。
這也是陳子凡去對抗傳統品牌“面子觀念”的另一種手段,同時也是在彌補星漢智行成立時間短、品牌影響力不夠強的短板,給使用者灌輸新的觀念。
而如果是極星X那種平平無奇新能源汽車…可能只能掛個實用標籤,只能成為夠不著星漢001、又看不上星漢mini的備選車型,或者是計程車車型。
莫少昆等人在把陳子凡帶來的星漢001檔案分析完後,提出了一個實際性的問題:“…這些配置在星塵科技的幫助下肯定沒問題,但配置如此豐富,星漢001的上市時間不確定性會更大…”
陳子凡點點頭,這也在他的預料之中,長安深藍所處的年代可以直接整合資源、該有的技術也都有了,星漢001上的不少配置還得星塵科技開發。
比如抬頭顯示功能,它和飛機上採用的抬頭顯示又有所不同,所用的技術是從星塵科技正在研發的“投影儀”上剝離下來的,利用了光學反射的原理。
將時速、導航等重要資訊投射到擋風玻璃上的半透半反鏡上,哪怕是遇到一些強光場景,也能實現清晰可見。
“技術方面的問題不用擔心,我會去專門安排,星漢001的上市時間也沒必要太著急,正常推進就好了,一定要把星漢001的各項細節打磨好…”
新能源汽車的配置再高,它也是一臺汽車,駕駛體驗才是最重要的,好在莫少昆等人也知道這點,光在車架上的用料就不知道比極星X強了多少。
關於極星X、極星G,陳子凡在臨走前也不忘提醒:“極星X、極星G在保證質量的情況越快越好,尤其是極星X,它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也很重要!”
別看極星X是奔著海城的計程車產業去的,如果市場反饋好了,說不定也會再把配置、外觀稍微改一改,由極星汽車釋出一個8~10萬元的全新版。
420續航+快充,10萬左右的落地價,在海城以及周邊城市還是很有市場的,尤其是海城,現在的充電站、充電樁已經在市區實現了基本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