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爆料可以說來得正是時候,海城論壇中,關於“海”這款產品的真實性一直存在疑問,哪怕有一些星塵員工親口確定也沒用。
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只願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他們認為星塵科技造不出“海”來,星塵員工說能造?誰知道是不是收錢了?
說不定是星塵科技的炒作,先放出一個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概念影片”,然後再定一個什麼計劃,說未來三年內一定生產出來等等~
到時候星塵科技便可以趁著熱度推出一款看起來還ok的產品,雖然沒有“海”,消費者一定會失望,但其他產品就能賣上一波了。
星塵科技是一個新品牌,綜合分析下來還真有可能這麼幹!然而海城論壇的網友們並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星塵CMO王進力…
自從市場營銷部收編了槍手和水軍後,他很快便舉一反三,不僅釋出關於星塵科技的正面言論、側面宣傳,還發布一些反面自黑貼。
甚至還放出了“國產手機就是垃圾,華夏品牌永遠比不過進口品牌!”的豪言壯語!成功激發起一眾網友的逆反心理,於是星塵與海專欄便成了海城網友互噴的戰場。
不得不說有時候人還真的挺奇怪,發一個“求推薦1000以下的手機!”可能沒人理會,但發一個“1000以下的手機都是垃圾!”,一定會出現一堆反駁的言論…
利用好這一點,在宣傳上往往能產生出其不意的效果,眼見關注“海”的網友,尤其是海城本地的網友越來越多,宣傳部都樂瘋了。
得虧陳子凡不在,要不然他非得說一句:“誰說中年人玩網路玩不過年輕人的?”就是不知道最終能為“海”帶來多少銷量和收益~
星塵與海專欄中,網友們那是一邊激情互噴,一邊關注“海”的釋出會時間,一些相信星塵科技的網友看到爆料後頓時直起了腰桿:
“怎麼說?打臉了沒?線下10月31日、線上11月1日的星塵釋出會——聽見海的聲音!宣傳海報都爆出來了!我看誰還說‘海’假!”
“就是!星塵科技是咱們海城的企業!‘海’這款音樂手機也是專門為海城設計的!身為海城人,只要它釋出了我一定支援一臺!”
“10月31日見分曉!這款手機到底有沒有那麼神?我準備去報名現場釋出會了!等我的好訊息!”
“我已經在路上了…”
“???”
“你們幾個!能不能看看報名時間啊?10月8日才開始報啊!”
“只有我是單純被藍芽耳機吸引來的嘛…這個設計真的很絕啊!藍芽耳機不用了可以放手機裡!用的時候也很方便,而且很小巧!”
“我也這麼覺得!帶學校裡聽歌豈不是很爽?隱蔽性這麼強,我頭髮一遮,老師根本看不到我!”
“你們不是一個人…”
“……”
這波看似是“海”粉絲們的勝利,實際上是星塵科技的勝利,星塵與海專欄、海城論壇中的數十萬名網友已經對“海”有了基本認知。
先透過“知”和產品設計來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再透過“參與感”讓更多的人瞭解這款產品,並對它產生興趣,最後產生購買慾。
這還只是產品沒釋出之前的宣傳,產品釋出後的口碑宣傳、自發宣傳威力更大,“海”的質感、使用體驗只有在拿到手後才能知道。
而且“海”自帶分享屬性,消費者在購買後形成的自發宣傳效果要遠遠超過其他型別的手機產品。
由於星塵官網目前還比較簡陋,想要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釋出還有點難,所以陳子凡乾脆先線上下發產品,再把影片上傳到官網中。
回到星塵科技後,陳子凡先找王進力安排了一下跟華亞合作的相關事宜,便投入到了第二個廣告片的剪輯中,這部分工作並不耗時。
除此之外,他還準備了第三個專門為網際網路而拍的宣傳片,一個來自短影片時代的“沉浸式開箱”,這個創意在當時還挺火的。
只可惜這型別影片風格比較單調,所以火了一段時間後很快便銷聲匿跡了,但它的拍攝成本極低,而且短時間內的宣傳效果非常好。
有星塵與海專欄在,正好可以在釋出會前一個月再增加一波網際網路熱度,可惜人手一臺智慧機的時代還沒來,不然宣傳效果會更好。
另一邊的星塵CEO趙無傷,他正在星塵總部和星塵工廠之間反覆橫跳,各個部門找不到陳子凡處理的事情全堆到了他身上,經驗值蹭蹭漲。
人事部那邊也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在招聘、接待新員工,從173名員工一下翻接近3倍到500人,對於管理者、培訓人員的要求很高。
好在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員工是熟人介紹來的,還有些是從其他電子廠跳槽來的,有熟人帶就方便很多,合格的直接留下來辦理入職手續。
新員工在入職前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星塵科技的伙食很好!”,其次便是“星塵科技不拖欠工資”,光這兩點就夠吸引人了。
誰也不願意攤上一個拖欠工資的老闆,而伙食很好…到底有多好?不用他們問,一些老員工在看到他們後主動上來開始各種吹:
“我跟你說!咱們食堂4號視窗的紅燒肉簡直絕了!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比在館子裡吃著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