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凡開啟意識中的【星塵科技】,花費35000山寨點成功升級到了lv.10,原本他以為這次升級還和之前一樣,結果卻收到了提示:
【星塵科技】
【……】
【解析山寨lv.10】
(小有所成:lv.10及為電子時代的基礎,透過解析山寨lv.10及以下產物,可以獲得產物中的完善技術!)
【創造生成:未解鎖】
【基礎圖紙:已解鎖】
(檢視詳情)
【……】
陳子凡:“???”
難怪之前透過【解析山寨】得到的山寨鋰電池lv.5、螢幕lv.5技術要更簡單直接,生產出來的產品水準、質量都要高出同級別競品一大截。
而且還和市面上已有的專利技術有很大不同,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完善技術”,這樣一來,【創造生成】就算還沒解鎖也沒什麼關係了。
但下面的【基礎圖紙】是什麼?
陳子凡有些好奇地開啟(檢視詳情),發現這是一份以目前星塵科技總部為中心向外輻射,佔地面積達到2560畝的一份基礎施工圖紙…
“我靠!你管這叫基礎圖紙?2560畝?我上哪偷這麼大的地?這可是170多萬平方米啊!TNND比兩個滬城特斯拉超級工廠還大!”
陳子凡當即便破口大罵了起來,且先不說星塵科技現在總共才有不到300畝地的使用權,就算他想按照圖紙建,目前的情況也不允許啊。
這些地都有人用,冷靜下來之後,他繼續檢視著意識裡的基礎圖紙,很快他便發現了不一樣的東西。
“這…會不會太完美了!?”
簡直就是完美地基啊!如果真按照基礎圖紙來完成施工建設,以後不管在這個基礎上做什麼專案工程都會事半功倍,且不用擔心出問題。
東西是好東西,就是造價太高了,陳子凡略微估算了一下,2560畝的建設成本需要至少300億,這還只是建設成本,其他的東西更花錢。
“先看看上面有沒有能用上的,一點點建,這個還沒那麼著急…”
陳子凡把【基礎圖紙】給收了起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先提升產能、再把山寨鋰電池、螢幕技術提升上去,保持住現有的產品優勢。
再把星塵網路、星塵速遞的事情解決一下,關於星塵網路的任務,一個是搭建完善的星塵官網,另一個則是開發星塵科技自己的系統。
【解析山寨】達到lv.10之後,陳子凡便可以對市面上的作業系統進行各種解析,這點他早有準備,光作業系統就收集了十個,資料量龐大。
&n OS、塞班、BBOS、Windows Mobile…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開源資料,至於蘋果的系統…喬布斯自己還沒搞出來。
就算搞出來了,蘋果的初代OS也相當拉跨,一些東西更是從多普達上照搬過來的,當然,這種互相“借鑑”的行為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誰能笑到最後才是重點。
陳子凡一連【解析山寨】了五個小時,直接幹到了凌晨五點鐘,才終於把最基礎的程式碼給摘了出來,基於Linux,並衍生出了一個新系統。
“塵OS…”
塵在星塵中代表著“自我”,同時也是陳的諧音,於是陳子凡便將【解析山寨】後的新系統命名為“塵OS”,隨後儲存到了機械硬碟中。
十個系統中超過3億行的程式碼,最終在【解析山寨】的精簡之下只剩下了300萬行原始碼,把不同基礎、重複、效率低的全都捨棄掉了。
最終得到了“塵OS”這樣一個簡潔、高效的全新作業系統,解決了新產品最關鍵的問題,陳子凡終於鬆了口氣,可以準備新產品了。
如果將來和谷歌的安卓、蘋果的IOS同臺競技,搭載“塵OS”的產品利潤空間會非常高,研發成本低、且陳子凡不會因為成本低就定低價。
他始終會追求一個“合理”的定價,盲目低價、高價都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