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其他車商,也知道星漢01不會在今年上市,這也很正常,星漢智行接下來肯定會主推星漢001,畢竟它才是真正的「民用車」。
而且接下來肯定還會在星漢001、星漢009的基礎上衍生出新的產品系列,打造新能源SUV、PV,又或者打造電動街車、ADV、越野電摩等。
這些產品的價格會更加親民,也將是星漢智行的主要發力點,至於星漢01…肯定還會再鴿上兩年時間,等產品線開啟了再直接開始量產上市。
說兩年都有點誇張了~
五年時間都不一定能出來。
因為星漢01上的那些配置…實在太過離譜,已經超出了目前的科技水平,真量產上市,並且只賣52.58萬元左右,那不是要豪華車企的命嗎?
當然,這只是他們認為罷了,陳子凡有自己的打算,星漢01作為技術上的「先行產品」,它的很多技術也會分到次一級的產品,比如星漢001上面。
而星漢01更像是一個「集大成者」,方方面面都沒什麼有問題的點。
哪怕是次一級的產品,也都是非常綜合的,這種造車理念和星塵科技的手機非常相似,不會在某方面非常突出,但仔細看,方方面面都很均衡。
也只有全面均衡的產品才是大眾市場所需要的,音樂手機的消失、遊戲手機的品牌越來越少就是最直觀的例子,沒有多少人會為某種特性去買單。
星塵科技最開始的「海」也是在市場發展初期小賺了一筆,但想靠它來成為真正的大牌,陳子凡也知道不行。
放在汽車領域上就更直觀了,看看只宣傳安全性的沃爾沃後面涼成什麼樣子了?都混不下去被吉利收購了。
眾所周知,一個新興的汽車品牌,尤其是國產汽車品牌,哪怕走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想要從一眾國際品牌中殺出去,能選的路並不多。
要麼有很強的概念輸出,要麼極高的產品力,同時還要配合鋪天蓋地的營銷才有那麼一些機會,正好星漢智行都不缺,所以陳子凡敢直接往上衝。
先把新能源汽車的概念打出來,再配合星漢智行、星塵科技營銷部及多種宣傳渠道進行大力宣傳,同時投入大量資源,做好應對公關危機的準備。
這點也不能忽視,比亞迪曾經就面對過類似的情況,特斯拉前一天自燃了,比亞迪在三天內也必須跟著自燃,他們也並不在乎事情真相是什麼。
自燃不了就說剎車有問題,剎車也沒問題?那就說說異響、說說質量,這些也沒問題?還可以攻擊保值率,雖然沒幾個人買車是為了多賣點錢…
就算產品真找不到可噴的點,也可以攻擊星漢智行的直營店、APP,捏造一些虛偽的事實,還可以再找找人的問題,你陳子凡人品就沒問題嗎?
陳子凡早就做好了應對公關危機的措施,甚至從星塵1開始他就已經準備好了,手機如此,汽車同樣如此。
市場就是這樣,為了搞垮競爭對手,什麼樣的下作手段都能用出來,何況星漢智行也不是吃素的,上次車展的對撞測試就是給其他車企的警告。
要不然是為了賣產品嗎?
別逗了,大多數消費者根本不在乎他買的車子到底安不安全,碰撞成績有多好、安全性有多強,他們不會為這種未知的、可能存在的風險去買單。
這部分消費者只在乎看得見摸得著的功能,所以星漢001不會只宣傳安全性,安全性更多隻是個「噱頭」。
或者說最終的購車「理由」。
很多消費者可能看上的是星漢001的其他功能,但在購車後肯定會向其他人這麼介紹:「看過星塵釋出會嗎?我
這臺車!安全性絕對沒問題!」
再看星漢01——
從宣傳片一開始,陳子凡就在做非常強烈的「概念輸出」,告訴所有人,新能源汽車就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這種概念輸出從外觀上就可以體現出來。
他真的不想做低調奢華又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車嗎?不是不想做,是不能做,這樣的話就沒辦法和那些國際做競爭了,在外觀上就沒有優勢。
所以他只能做這種未來感十足的科幻風,設計風格的確過於激進,但整體性非常強,也足夠有自己的特色。
關於星漢01,雖然它上過車展,但真正介紹這款車的…包括車評人都幾乎沒有,哪怕他們體驗過也只能旁敲側擊地說一下對這款車的靜態感受。
剩下的還得讓星漢智行來。
星漢01的宣傳片並沒有像之前的產品宣傳片一樣,把各種功能、引數給標註出來,它就是一個很流暢的從外到內的產品展示,也包括細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