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工作一安排妥當,星漢汽車工廠、極星汽車工廠便立馬進入到了一種「高強度工作」的狀態當中,尤其是極星S,它要比星漢002先發布兩個月。
而空餘出來的兩個月時間則會用來做產品營銷宣傳,給新車一些時間來做市場反饋,最後再給星漢002造勢。
這個套路簡單又好用,極星X→星漢001用的就是類似的套路,再加上陳子凡在釋出會上一頓「不要命」的操作,星漢001的銷量每天都在繼續上升。
當然,這一切的基礎都是星漢001這臺車本身的硬實力足夠,價效比還高,幾乎能吊打同價位所有對手。
也有人對此表示不屑一顧,在星塵社群中經常能見到類似的言論:
「呵呵!電車就是垃圾!為什麼它的成本能比油車低那麼多?你們有想過這個問題嗎?18萬買它?那我為什麼不買合資?開出去還比它有面子!」
「便宜沒好貨!」
「肯定在哪兒減配了…」
「對於星漢智行我是不認可的,如果星漢智行的同配置車賣到跟進口車一個價,銷量還更高那才牛逼!現在這算什麼?也就只能堆點配置罷了。」
「是啊,如果它們賣一個價格,那星漢智行100%會被進口車屠殺!」
「……」
不難看出華夏在普及基礎教育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真的很難想象怎麼會有人說出這種離譜的言論,但現實是這種言論不僅有,還很受人追捧。
他們都沒在現實裡見過星漢智行的車,甚至有可能連車都沒有,卻能在網路上肆無忌憚罵著星漢001,說新能源汽車是垃圾…連星塵營銷部有素養的職業槍手在看到後都忍不住爆粗口。
用他們的話來說:「我每天不是在幹仗,就是在去幹仗的路上!」
沒點心理承受能力還真幹不了槍手的活,也得虧他們戰鬥力強悍,負責操縱水軍的員工更是以一當百,一個人至少操縱著500個以上的水軍賬號。
戰鬥力能不強才怪…
這也變相地為星塵科技、星漢智行提供了大量熱度,正所謂有矛盾、有爭議,就是資本介入的最好時機嘛~
陳子凡也知道他的車就算造的再好,也改變不了一些人思想上的偏見,他也沒想改變,星漢智行的營銷宣傳更多針對的是搖擺不定的「中立派」。
以及不易受到傳統品牌觀念影響的年輕人,包括現在與未來的年輕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不斷吃老本,不發展的傳統品牌必然會越來越勢微。
未來才是星漢智行的!
現在的輿論攻擊算得了什麼?
就算陳子凡看到了也會有些不屑,就這?知道2022年的網路環境是什麼樣子嗎?不過不管那個年代,正常人肯定還是佔大多數的,他們更喜歡默默關注、默默瀏覽,不發表什麼看法。
陳子凡也知道星漢智行目前的品牌力還有所欠缺,但這也沒辦法,品牌力是需要時間、口碑積累的,星漢智行才成立多長時間,品牌力弱很正常。
所以現在就是填補品牌力的時候,還有極星汽車做襯托,星漢智行自帶一種「高階屬性」,新能源汽車沒有對比,那就創造一個子品牌強行做對比。
不得不說,陳子凡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響,而且現在一切都在按照他預想的軌跡走,之前他還猜測一些人可能會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做手腳,比如搞幾個自燃、失控,再拿來炒作。
但現在居然一切都十分正常,他的提前準備也失去了用武之地,這倒不是其他車企良心發現,不想這麼幹,而是這幾個方面都有點不好下手啊!
星塵新能源的電池誰敢噴?
星漢智行的車子上還都裝了一個類似於記錄儀的東西,專門來記錄車輛資料,包括駕駛員怎麼操作的都記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可以調取出影片來。
只是星漢智行沒宣傳過這些東西罷了,也不能宣傳,沒有消費者會希望自己的車內有這些東西,就跟貸款買車會在車裡裝一個定位裝置一樣,不知道的時候能忍,知道了多少會有點難受。
其他車企拆過星漢智行的車,肯定也知道,就算拿來黑,能不能打贏星塵科技、星漢智行的眾多水軍還是個未知數,很明顯這麼幹的風險太大了。
那麼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眼睜睜看著星漢智行繼續擴張,完善產品線,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或者拿出更好的產品來~
但陳子凡可以保證,他們釋出新車的速度肯定沒有極星汽車、星漢智行快,原本的產品線會一直拖住這些車企,而這正是星漢智行的好機會!
按照現有的條件,極星S最快甚至可以在春節前釋出並量產上市,如果配套的裝置和生產線齊全,甚至可以更快,4~6個月的時間完全足夠了。
星漢002同樣如此,底盤用的是星漢001的同款底盤,主要配件是自己子公司的,剩下的配件也都有供應商提供,最耗費時間的就只剩測試了。.z.br>
陳子凡的要求還比較高,每臺車一測試,沒1~2個月還真下不來,如果中間車子出點什麼問題,調整又需要時間,不過就算有意外了也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