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電紙書的續航…好像有點猛啊?你們看一下最下面那行字!」
「???」
在這名網友的提醒下,不少人也注意到了星塵水墨正下方的那一行小字,別的廠商小字都是用來備註解釋的,比如把某個新概念解釋一遍。
星塵科技則完全不一樣,他們反而會把一些比較重要的資訊隱藏在不起眼的小字當中,現在就是這樣,小字中直接把星塵水墨的續航提了出來:
「在每天無背光/微背光使用8個小時的前提下,星塵水墨的續航實測可以達到25天,在每天使用24小時的前提下,星塵水墨的續航實測可達…」
「15天!?」
「!真的假的?」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星塵科技在產品宣傳上向來不會誇大其詞,我買的星塵3+續航水平就跟星塵釋出會宣傳的一樣,不對,是更長才對!」
「那就是說,我們買到星塵水墨之後,續航水平有可能比20天更長?而且誰會一天24小時看書啊?別說24小時了,我一天能看3小時都算好的。」
「而且它還配上了神速USB快充,按照神速快充的實測資料來看,星塵水墨的電池充滿時間肯定不會超過兩個小時,然後一次性可以用一個月…」
「嘶~那就很可怕了!」
「而且這是墨水屏啊!墨水屏的特性之一就是護眼!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看墨水屏就相當於直接看紙質書,沒藍光、沒頻閃,明白了嗎?」
「我倒是更期待星視界的墨水屏到底水平怎麼樣,因為我手上的這臺kindle電子閱讀器,清晰度就很差,邊款還寬,體驗感真的很一般…」
「可是…星塵水墨的設計看起來還好啊!邊框窄、顏值也高,合上去真的很像一本古色古香的書啊!如果價格合適的話,我真的會有點心動的。」
「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電紙書電紙書…書才是關鍵啊!硬體做得再好,開啟一看,沒書?那還玩什麼啊?」
「對啊!」
不少人這才反應過來,所謂的電紙書在國內做不起來,根本不是硬體的問題,就算沒有星塵科技,其他手機廠商也能很輕易地做出類似的產品。
其根本原因還是在「電子書」上,消費者買回來一個墨水屏電子閱讀器,結果裡面書城可選的書籍沒多少,還得自己下載電子版,再輸入到裝置裡。
最關鍵的是,輸入的電子版還不一定和產品適配,有時候還會出現亂碼什麼的,步驟太繁瑣,體驗感極差。
但他們能想到的問題,星塵科技怎麼可能想不到?憑藉星塵科技現在在國內的體量和影響力,陳子凡愣是用一己之力把各大出版社給拉了過來。
並且還跟華新書店取得了合作,當然,前提是華新書店得有一個獨立的APP,陳子凡也答應了,連APP也是星塵網路開發的,但這也沒有關係。
星塵閱讀和華新書店並不衝突,正好星塵水墨還可以透過華新書店的現有影響力來炒作熱度、提升產品知名度,順帶把電紙書市場收為己有。
因為陳子凡壓根想不到在華夏能有哪個品牌能跟星塵科技競爭,能有星塵科技的軟硬體優勢,等星塵水墨的出貨量夠大時,就能進行下一步了。
讓陳子凡理解不了的是,華新書店既想轉型做電子書城,又不想一下子把所有資源拿出來,可能也是考慮目前的線下店分佈廣泛,怕影響到銷量。
不過實體書店註定會越來越難做,以前隨處可見的小書店用不了多久就會被網購給沖垮,一個縣、一個市只會剩下有限的幾個書店還能存活下去。
華新書店怎麼選擇,陳子凡不會管,但
星塵閱讀完全不一樣,星塵閱讀從開發的時候,目標就是做電子版圖書,所以兩者的進度完全不一樣。
就看華新書店什麼時候能調整過來,把更多的資源投入進來了~
不過陳子凡認為華新書店與其選擇費盡巴拉的自己搞APP,還不如直接把資源、渠道共享給星塵閱讀,然後星塵閱讀按照一定比例分出部分利潤。
現在這是幹嘛?
生怕紅花沒綠葉襯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