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的話,肯定就是冤枉星塵科技了,陳子凡從來沒有藉助這件事情炒作過熱度,星海體育館的觀眾席就那麼多,連海城本地人都滿足不了。
如果放在全國範圍內,區區三萬張票簡直太少了,再加上也確實有一些「黃牛」從中作梗,所以導致普通人想搶到票的難度暴增,這也確實沒辦法。
陳子凡個人是比較討厭黃牛加價行為的,為此他還讓星塵網路開發了一套專門用來檢測外掛搶票的程式,但能防科技黃牛,防不了手搶黃牛啊!
這幫黃牛也很離譜……
主打的就是一個真實!
但這都沒關係,現實搶不到票,可以在看星塵釋出會的直播,星塵科技比較牛掰的一點就在於,官方科技頻道會專門騰出空檔來給他們進行直播。
包括海城衛視也同樣如此,再加上星塵官網、星塵商城,線下星塵直營店、星塵授權店、星漢直營店的店內直播,以及一些第三方渠道的轉播。
影響力可是直接拉滿了。
並且這次星塵商城還對商城內的直播渠道進行了一次最佳化,在觀看體驗上甚至會比現在流量最多的影片播放APP還要好很多,大部分使用者其實並不清楚這一點,只知道星塵商城很好用。
陳子凡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有些東西也不需要去大張旗鼓的宣傳,而且也得虧他暫時沒進軍影片APP的想法,星塵影片也只是簡單的播放器而已。.
他想要的影片跟電紙書的一部分目標是一樣的,書籍是記錄歷史、記錄資訊、表達情感的一種載體,影片同樣也是,一些東西也能用影片來儲存。
類似於紀錄片…
以及整合起來的一些教育資源等,但這些東西星塵科技只能提供一個渠道、一種載體(產品),不可能自己來做,具體的立項時間也早得很。
不過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先把釋出會的事情解決掉,幾款產品一出、一上市,陳子凡就可以全力準備星塵4系列產品以及星漢智行的後續產品了。
對於國內龐大的汽車需求來說,區區幾款新能源汽車很明顯不夠,而且因為星漢智行缺乏關鍵的「造車技術積累」,所以很多消費者並不買賬。
當然,缺乏技術積累也只是他們所認為的而已,陳子凡自己從來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山寨的技術太多了…
他可以保證星漢汽車工廠的生產裝置放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水平,況且新能源汽車本來就跟燃油車不太一樣,一直參考其他車企的經驗也沒必要。
有時候參考多了還有可能會限制住自己的想象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星漢ni的差評率並不高,星漢001、星漢009試駕了這麼多天也沒出問題。
某些媒體心比較黑,上來就想挑毛病,但挑來挑去也實在找不到可黑的點,於是只能繼續去引導輿論:
「可惜了~要是星漢智行能造燃油車、燃油摩托車,那我一定會買!純電的沒辦法跑長途!充電不方便…」
別人買不買陳子凡不知道,但說這種話的就算星塵科技按照他的需求出產品,他也99.99%不會買,不過陳子凡也承認目前新能源汽車的一些缺陷。
比如充電站不普及、長途不方便,可這些東西也確實不歸星塵科技管,官方對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大力扶持了,充電樁、充電站也在儘可能的普及。
還有,很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牴觸情緒非常大,思想觀念上的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沒什麼好說的,陳子凡更傾向於用產品說話。
當同價位的新能源汽車在全方位都能把燃油車壓著打的時候…到時候也就不由消費者自己的喜好了,也不用天天聽別人說什麼內燃機的魅力等等。
它跟蒸汽機、按鍵功能機一樣,終將會成為過去式,陳子凡也知道這些技術、產品是一部分人的情懷,但不是他的,電、電子產品才是他的情懷!
他一直認為:
「當我到了垂暮之年,坐在輪椅上連站都站不起來,再看到智慧手機,再聽到資料線接通的快充提示,再聽到電機運轉聲…我也依然熱血沸騰!」
沒有什麼產品是不會被淘汰的,智慧手機、新能源汽車同樣如此,只不過陳子凡的時間還很多,再看另一邊的喬布斯,他已經重病纏身快不行了。
即便如此,喬布斯還是搞出了一款據說能真正跟星塵3+抗衡的智慧手機,但這次他們沒跟星塵科技選擇接近的日期釋出,而是後延了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