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一章 金城

李文淵帶著張君泰率隊離開東都,取道天水郡,隴西郡回返金城。雖說李文淵現在是西域總管,但是兵畢竟還是薛舉的,要還的。

沒有皇命所差,沒有什麼緊急的戰事,李文淵也樂得悠閒地慢慢返回金城。

過了河東郡便進入了渭水流域的沖積平原,八百里秦川本應該是大隋最為穩固的一個糧倉,可是現如今卻是田舍荒蕪,渺無人煙。見不到百里青紗帳,只有荒草破屋三兩處。

沉默了很久,李文淵問張君泰:“君泰你說,這開皇年間我大隋有八百餘萬戶百姓,現如今這還能有多少呢?”

張君泰說道:“大業五年間尚有九百餘萬戶,現今山東人口凋零,關中人口也因為東征銳減,應該還會有七百萬戶吧。”

“消失了兩百多萬戶?按照最少的五人一戶算起來可也是一千多萬人啊。”李文淵吃驚地說。

“那倒不至於,東征的強徵民夫及牛馬牲畜,使得大量的自耕農無以為生,都依附於門閥士族,或者成為官戶、匠戶、樂戶、佃農等大量未納入戶口統計的人,所以倒也不會有千萬人的消失。”張君泰安慰道。

“那君泰你說大隋強盛麼?”李文淵說。

“大隋當然強盛,開皇年間文帝北擊突厥,將突厥一分為二,俯首稱臣。”張君泰傲然的說。

“那為什麼這麼強大的大隋,會被一個小小的高句麗接連擊退兩次呢?”李文淵說。

“高句麗人多狡詐,又加之皇帝凡事皆要親力親為,致使戰機流逝。”張君泰說道。

“非也非也,君泰你只是說對了一半。”李文淵笑著說:“陛下年方二十便已經率大軍渡過長江天險,蕩平南陳了,怎麼可能會犯這種低階錯誤來貽誤戰機呢?”

李文淵見張君泰低頭不語,便接著說:“前朝漢光武帝允許邊民內遷,後來魏晉也並未妥善處理,致使五胡亂華,漢人南遷,最終敗亡,才有的大隋坐這天下。”

“這我有所聽聞,五胡亂華屠的北方漢人十室九空,幸得冉閔大帝奮起反抗下的屠胡令,才留的一份元氣在。”張君泰回憶起了腦中的記憶說道。

“是的,但是後來冉閔敗亡,北胡復返佔據長江以北多年,又有了現在的大隋。依我看,陛下這是擔心內遷胡人再次作亂毀去大隋,才想著用高句麗的刀消滅北方的胡人,以及胡人背後的關隴貴族。”李文淵又拿出了當初和薛舉探討的結論來講給張君泰說。

看著張君泰似有所悟,李文淵便接著說道:“陛下是把整個大隋都放在桌面上來了一場豪賭。”說到這裡心中暗自嘆息了:

楊廣出發點沒錯,但是太心急了,如果分成五年十年來一步步走或許還好,但是逼得太緊了,大隋又比他自己想象的要脆弱一些,稍一失誤之下便已經是無法挽回的大災難。

但凡是大國崛起,無不是要以十年乃至百年作為謀劃計量單位的,只靠著盼望出明君,聖人的國家註定走不遠。國運要依靠縝密的規劃,良好的人才培養,高效廉潔的行政才能走得遠,賭國運是最不明智的行為,在李文淵的記憶中上一個賭國運的某國現在還在給別人當狗就是最好的證明。

張君泰不再說話了,今天李文淵給他說的一些事情對他的衝擊很大,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其專屬的侷限性,這個是沒有辦法的。李文淵也最反感站在上帝視角來嘲諷古人,那是最愚蠢的行為。

軍隊在緩緩前行,李文淵的心卻早已經飄到了即使在後世都是神秘莫測的西域。

西域是一個相對閉塞的地方,又是一個有無限潛力的地方,作為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一個節點,大可以抽上了無盡的財富養兵。合理的分配規劃耕地,此時尚數豐沛的水系能夠帶來的糧食也不計其數。那裡的漢民和歸化胡久居邊塞,民風剽悍,可以為軍。

現如今又有皇帝的首肯,自鑄兵械,鎮守西域八州的便宜行事之權,李文淵只覺得一時間千頭萬緒在腦中攪得一頭亂麻。畢竟穿越前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研究生,現在搖身一變變成了大隋的徵西將軍,統領西域八州的總管,可以說一句話就能決定數萬人的生死命運了,這種身份的驟變讓李文淵無所適從。

一路上李文淵都沒再說話,他在思考著接下來該怎麼做。既然西域的一些郡守都敢不向朝廷述職,那就說明已經到了很嚴峻的地步了。數千年來擺在封建帝王眼前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央和地方的爭權博弈,中央需要地方的安穩和稅收,又不希望地方觸控兵權這道禁忌。

唐朝依靠強盛的國力壓制住地方上各節度使的擁軍割據的隱患,但是國力一旦稍弱一些,便引得地方節度使舉兵反叛,由盛轉衰,乃至覆滅。

李文淵比不得那些久在官場混跡的老狐狸那般老謀深算,一路上他也想過各種辦法來理清西域的官場,但是都不現實,更何況隋朝的覆滅已經開始倒計時了,若不趁機依託西域問鼎中原,就算是理順了官場,那也只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

而這個結局不是李文淵想要的,就算最後率西域歸附,也會被架空權力,遠離政治中心的賦閒終老。

李文淵最終做出了決定,不管什麼時代,都如同後世偉人所述一般: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自己要率先抓住西域的兵權,在用兵權揮刀砍向混亂的官場,再按照自己的意願打造出新的政治體系,破而後立是最省時省力的。

想到這裡,還未及細想,張君泰就在旁邊說道:“將軍,金城到了。”

李文淵聞聽此言也挺了挺腰板,向著遠處的城池望了過去。遠遠地就看見一個少女打扮的人站在城門外,似乎是在等著什麼人。李文淵自然是能一眼認出是分別已久的秋娘,當下心中也是一暖,猛地一夾馬腹,奔著城門奔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