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禮今天怎麼沒去礦上上班,卻來張掖郡了呢?”正在買報紙的張守信,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連忙笑著打招呼。
那個身影被人叫出了名字,愣了一下,一回頭髮現是自己的大哥張守信叫自己。張守禮連忙止住腳步,回頭看著大哥說道:“今天礦上休息,我來這裡買些好的布料回家給小妹做一件新衣裳。”
因為在李文淵自己的治下推行了強制教育的政策,再加上針對成人的速成掃盲班的推廣。使得四郡之內的目不識丁的文盲越來越少,李文淵此時也適時的推出了報紙這樣一個極其適合開啟明智的新事物。為此,李文淵特地又額外找了許多木雕師傅,順便將活字印刷的技術也發展了起來。使得書籍的手抄工作成為了一個已經過時的工作,畢竟相比起手抄書每個人字型的不同,從而導致一些文字的識別難度加大,活字印刷使用的統一的字型讓印出的書籍,報刊更為的方便閱讀,從而也受到了大眾的一致認可和喜愛。
在報紙上除去刊登政府的一些政策條令之外,也時常有大儒在上面發表一些自己的見解和作品,也還包含著一些各地當天的一應物價供民眾們閱讀。報紙的出現讓民眾對於官府政策的瞭解不再僅侷限於官府貼出的告示,而是可以更加直觀的從報紙上獲取一手的訊息,避免了以訛傳訛所導致的歧義出現,再加上李文淵的扶持使得一份報紙的價格完全控制在了人們可接受範圍之內。所以很多人下了工以後便會買上一份報紙,或是回家,或是到就近的餐館和酒肆,交上一份吃食邊吃邊看。同時也在李文淵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逐漸開啟民智。
張守信聽到張守禮說要給自家小妹買上一些好的布料去做一身新衣服,心中也是有些想念許久沒見的張小妹,當下邊是跟張守禮一同去了布坊。張守信兩兄弟家中原本並不寬裕,只有幾畝薄田,靠天吃飯。又趕上家中老父過世,為了給自己的父親買上一口薄棺好安葬,便將自己家唯一一個小妹許給了縣裡的郭屠戶家做童養媳。後來李文淵來西域任職作為總管以後,明文禁止童養媳的出現,同時又有豐利銀行替這些人提供了贖回童養媳所需的錢款。張守信兄弟兩人便將錢送還給了郭屠戶。
可哪知道郭屠戶拿了錢之後,卻一再推辭不放人。兄弟倆這才無奈之下找上了當地官府,當地官府派了一眾衙役到郭屠戶家中,這才算是勉強的張小妹贖了回來。因為小妹還在上學的年紀,便跟在在硝石礦上上工的張守禮身邊,留在張掖郡內的樂涫縣居住。
兄弟兩人買了布料之後,正巧發了工資的張守禮邊邀請自己的兄長張守信跟自己一起回到家中,帶著小妹一同去縣中的酒肆小聚一下,張守信進縣城賣了些糧食,手中也是有了富裕的錢,高興之餘便也欣然同意。兄弟兩人有說有笑的回到了張守禮居住的地方之時,卻正巧看到了一群壯漢將自家小妹從屋中強搶而出。自家小妹也是看到自己的兩位兄長回來,連忙高聲呼救。
張守禮連忙將布料向張守信的懷中一推,說道:“壞了,這應該是郭屠戶又讓人來搶小妹了。大哥,你快去縣衙報案。我先拖住他們。”說完也不等張守信答應,便露胳膊挽袖子地衝向在那群正在搶自家小妹的人。
一刻鐘之後,一眾衙役們終於在張守信的帶領之下,從那些壯漢的手中救出了被揍的半死的張守禮和被強搶走的張小妹。
李文淵將手中記載此事的卷宗用力的摔在了面前的桌子上,對面前的高盛道說:“好啊,好個刁民。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還出手傷人。官府早就已經發出通告,嚴禁民間再以任何形式收留童養媳,更何況張家兄弟早就已經將這個郭屠戶所給的聘禮加倍返還用以贖回自家小妹了,他竟還敢做出此事!不過倒也正好,你不是一直想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正式頒佈咱們新修的西域律嗎?就這個機會,你不用給任何人情面,我在後面給你撐腰。此事一定要做到殺一儆百,讓咱們治下的百姓們都知道,只要觸犯了法律就一定會受到懲罰。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救不下來他。除了頒佈咱們新修訂的西域律之外,藉著這個事情將司法權力正式從各地的官府之中脫離出來,從今往後,各地的衙門將只保留行政能力。至於司法能力則是自成一系,每縣設定一個司法署,由設定在該縣所屬郡府的司法處統一管理,各郡的司法處之上再設一個司法部統一管理,司法部直接向我負責。
民眾如果對於司法署的判決有異議,可以向司法處提出申報,進行再一次審查判決。如果對於司法處的判決仍持有異議。則是可以直接再越過司法處向司法部提出申報。除此之外,無論是司法數,司法處,乃至司法部在進行每一次進行判決的時候。都要允許民眾旁觀,絕對不可以出現瞞著民眾關起門來判決的情況出現。”
“聽說了嗎?咱們總管要頒佈適用於整個西域的西域律法了。以後再打官司的時候也不用特地跑到衙門裡去了。到咱們縣裡設定的司法署就可以了。”身處在這個案件漩渦中心的樂涫的市井之中,常常響起這樣的議論聲音。
“什麼是司法署?自古以來,打官司就是要到衙門去打的,你聽誰的胡言亂語了。”另市民笑著說。
“我這回可沒聽誰的胡言亂語,你看這報紙上寫的明明白白,打官司到司法署是咱們總管親口說的。這上面寫的很明白,以後咱們打官司直接到當地的司法署去打,說衙門以後只管。呃,叫什麼行政方面的事情了。”市民將自己手中的報紙交給的那個質疑自己的人,示意讓他自己看。
那個市民接過報紙,反反覆覆地確認了幾遍。上面都是寫的內容是儘可能的言簡意賅了,自己即使只是在速成掃盲班上過課,竟然也能認得全上面的字。再看到報紙上所寫的確實是先前那個市民所說的那樣,便將報紙還給的那個市民說到:“這回郭屠戶可是要倒黴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