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倫笑道:“學百人敵何如學萬人敵乎,小官,你該上我這來。早晚讓他們都聽你指揮。”
戚繼光是何等樣人,我們只要知道一點就足夠:
形象與南宮伯仲,功夫在北方稱雄。
更有一點,他是唯一胡大人待若上賓的部屬。
這麼一說就知道,戚大人唸書時一定不在一班。
譚倫進士出身,升官極快,數年間已成為知府,是個文官。
倭寇海盜在他的地盤上,累戰累敗、一次沒贏;最後氣不過了,只好逃回海上。
氣人的是這位仁兄手上,並沒有正規部隊,領著一幫守卒差役、民團義勇,建立無敵威名。
你說他的用兵,文韜武略、遙想當年
不是周瑜,勝似周瑜!
宛兒看官小意如此得人關注,好是開心。
她踮起腳來,官小意便彎下腰,
任她附在耳邊說:“俞大人也說你要好好兒的。我看你就是好好兒的。”
此處高官群集,她半點不怯場,比官小意可從容太多。
人比人氣死人,誰說女子不如男。
譚倫對這位帶面具的小侍女很驚奇,開玩笑說:“你也一樣,也是好好兒的。”
宛兒藏在官小意身後,再不肯出來。
大家開心大笑。
官小意開心笑時。想起今天運氣好轉,都是護身符帶來的好運。
也不知他得了什麼病,還咯血沒有?
轉頭去找人,看見吳把總離自己不過數尺,笑咪咪地看著大家笑鬧。
官小意走過去,叫了一聲:“叔叔。你的病要不要緊?找個郎中看一看可好?”
吳把總說:“你好好兒的。短短几天,你的朋友可不少了。”
這話有些聽不懂,官小意沒心沒肺也真不想它。
官小意說:“這一多半是南宮公子和俞大俠的原故。至於其他人為什麼會對我格外好,我可就想不出來了。”
吳把總說:“笨小孩,大家尊重你在乎你不好啊?喜歡天天有人追著拿刀砍嘛?”
官小意呆了一呆,想念起昨晚救命的小仙子來,又記起自己乖乖來西湖的起因來。
他下意識地摸摸額上布條,喃喃自語:
“也不知我這寫法行不行,杭州城那麼大,有人看的到我的布條嗎?是不是做一面布簾子掛起,這樣就醒目多了。小仙子還能不能見到呢?”
西門繞過來一彈他的腦門說:“半天沒見,你這是弄哪樣?莫不是病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