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章 釣魚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我的村莊四周都是坑,也叫寨海子,是解放前為防土匪侵犯而挖,寨牆高聳,寨海子寬三丈,深達一丈之多,四面四座碉堡,只有南門一條通道,還是時起時伏的吊橋,白日裡吊橋浮於水面,讓村內的人通行,到了晚上,為防止土匪偷襲,再把吊橋拉起,懸於上空。

過去海子里布滿了機關暗器,只要土匪敢來,都是大敗而歸。

有一次土匪大批來犯,揚言要踏平我村子。

偷襲寨子時,他們偷偷要從水裡遊過,準備放下吊橋,結果都中了水下埋伏的機關暗器,狼狽不堪,落荒而逃,從此再也不敢進犯我村。

解放後,土匪勢力被鎮壓,土匪頭子也被槍斃了,社會風氣煥然一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勞動人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土匪再也不敢夜聚明散,燒殺搶掠。

群眾把吊橋修成了路壩子,後來又架起了橋面。

拆除了水下機關暗器,寨海子之水,碧波盪漾,鴨鵝成群,在陽光的照映下,栩栩生輝。

青蛙水鳥叫聲悅耳響成一片,水面上蓮花和菱角相映爭輝,每逢夏天,三五成群的小夥伴,在水中戲遊,採摘著菱角和蓮花,會水者有時也潛入水底,摸上幾節甜藕作為菜餚,讓家人享用。

海子邊上盡是黃鱔窩,用一根鋼針穿上繩子,安上蚯蚓做誘耳,再用手指在黃鱔窩邊水中輕撣,吸引黃鱔,有時侯,黃鱔也非常狡猾,半天也不吃鉤,縱然吃進腹中,也能把繩子咬斷而逃掉。

聰明人一上午能釣出十幾條黃鱔,再把黃鱔頭用刀剁掉,把鮮血灑在紙上涼幹,是止血的最好良藥。

鱔肉用來清蒸或炒吃,也是下酒好菜。

在釣黃鱔的過程中,方法奇形百怪,屢見不鮮。

有的釣不到黃鱔,就用手掏,在掏黃鱔的過程中,手有時會被黃鱔咬出血,還得用黃鱔血紙包著,才能痊癒。有的發現有黃鱔窩時,用鐵鍁挖,懂黃鱔的人都知道黃鱔有氣眼,從這頭挖,它會從另一頭氣眼跑掉,必須先把氣眼堵死,才能挖到黃鱔。

我哥哥是釣魚高手,每逢閒暇之餘就會在寨海子裡和女媧河釣魚,我提著盛魚的桶,尾隨身後,準備拾。

記憶裡有這麼幾次釣魚:

一年夏季,老天一連下了幾天雨,可以說坑滿河平,雨後,海子裡的魚頭躥動,成片成群。

這次可忙壞了我們兄弟二人,哥哥拿了釣魚鉤,我提了水桶,來到海子邊,在槡樹下釣起魚來。

把用香油和的面作誘耳,放在魚鉤上,然後甩進水裡的魚群裡,魚群見到誘耳,峰擁而至,搶著吃鉤,看到水浮子下沉時,哥哥開始提鉤,一提就是一條魚,喜的我二人合不著嘴,就這樣甩出提起,魚在空中亂飛,不一會就釣了半桶魚。

還有一次是提前把竹批子剪成菱形帶尖,竹批子上放上蚯蚓作誘耳,

用細線拴在主繩上,一根主繩橫跨海子對岸,主繩上可掛二三十條釣魚鉤,吃過晚飯把主繩放在海子水裡,用棍子拴牢,第二天天不亮就可以取主繩拾魚,每條主繩上掛滿了泥鰍,特別引人注目,如放三條主繩,同時可釣百拾條泥鰍。

再一次是我們這裡發了大水,女媧河水漫過橋面,我們就爬在橋攔杆上釣魚,不到一上午時間,光黃魚就釣了半桶。

最想不到的一次是在女媧河內下懶鉤,釣大魚。

晚上用小青蛙放在鉤上作誘耳,放入河內,第二天早上去取鉤時,就能釣出大魚,其中釣的一條最大的草魚為8斤2兩,一條草魚足夠全家人美美的吃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