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105買賣戰俘

要求部下防備夷人偷襲的命令,很快就傳達到各部,特別是對玳瑁城的包圍圈於夷人防線聯接部。

這裡是由一名明軍總旗官擔任這裡的指揮,雖然不明白上面怎麼會下達這樣的命令,但那名總旗還是召集了五十名當地人在身邊,隨時準備應對來自旁邊"友軍"可能出現的不利舉動。

明軍的火炮陣地,鄧子龍也親自下場佈置,將其中兩門火炮轉移到陣地東面,時刻準備應對夷人可能的進攻。

不多時,鄧子龍就接到後面林百戶傳遞來的訊息,蘇祿國士兵先頭部隊已經集結了約兩千人,秘密潛伏在陣地後面十里地的樹林後。

剩餘部隊也正在集結中,晚些時候就能抵達戰場外圍等待。

雖然鄧子龍沒有第一時間把蘇祿國的軍隊擺出來,但也做了一些準備,那就是有一支千人以上的軍隊隨時待命。

蘇祿國國王巴克爾就把軍隊一分為三,分別由他和另外兩個大將帶領備戰,其他部隊則是輪流休息。

這樣,在明軍需要幫助時,第一時間可以有一支軍隊加入戰場。

此時的呂宋島整體開發程度很低,島上密佈著大量參天大樹組成的密林,為他們的躲藏提供了很好的隱蔽環境。

而且,這些大樹,也是建造海船的絕好材料。

相比大明已經日漸匱乏的木材資源,呂宋島就如同東番島一樣,讓來到這裡的鄧子龍當時就是眼前一亮。

沒有進入南海水師前,他對這些完全沒有概念。

但是在跟著俞大猷進入水師後,特別是之前為了籌集造船的木料,往往需要從瓊州和廣西運來木料,大費周章不說,運送過程也頗費人力和財力。

這樣的情況直到明軍進駐東番島後才有所改變,建立港口後,第一時間就是砍伐周圍大量樹木,一部分用來建立柵欄,更多的好料則是被囤積起來,準備造船之用。

只是明軍進駐東番島時間尚短,這些準備的木料還需要進行數年的處理,才能夠用來造船。

即便如此,解決了造船的木料問題,南海水師進一步壯大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兒。

"誰說呂宋島上資源匱乏,光是這些樹木,就值得大明出手了。"

此時,完成陣前佈置的鄧子龍回頭看了眼不遠處那些已然成料的大樹,低聲唸叨道。

可以想像,若是明軍在此地站住跟腳,就可以在海邊擇地建造船廠,為水師提供源源不斷的戰船。

而大明,只需要把接船的水師官兵運到這裡,就可以接上新造的戰船返回國內或者去舊港。

想到舊港,鄧子龍不免又懷疑,那裡的環境是否也和此地一樣也是古樹參天的景象。

若是那樣,大明至少數百年不用擔心沒有木料造新式海船了。

鄧子龍此時心情美妙的時候,而在西班牙人陣地後二十里的地方,這是一處防禦嚴密的軍營裡,中心處有一間簡陋的木屋。

而在屋裡,菲律賓防守司令官撒韋拉正一臉焦慮的來回踱步。

不多時,一個衛兵進來,先是敬禮後才報告道:"司令官閣下,已經查清楚了,那個明國將領帶了五百人堵在俘虜營外,要求我們移交那些俘虜給他們。

他們說這些人是明人,只能由明國法律處置,不可能交給我們。

米格爾中尉已經趕過去和他們交涉了,應該很快會有結果。"

"五百人

馬上讓安東尼帶二十個火槍兵過去支援,再帶上兩百僕從軍。

我們在俘虜營的兵力太少,我怕這些明國人會強闖帶走這些俘虜

。"

撒韋拉司令官馬上就得出了判斷,明國人帶著這麼多人去俘虜營,顯然不是去談判的,而是要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