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此對待張居正,其實還是因為他正在推動的考成法,實在是對官員們太不友好了。
因為處理政務拖沓就要被治罪,這是這些考中進士後的官員們所不能接受的。
好不容易才做了官,為什麼還要被條條款款限制住手腳,那做官還有什麼意思?
可以說,張居正死後的遭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考成法的緣故造成的。
劉臺被從詔獄裡放出來,落魄的離開了京城。
“老爺,那劉臺走的時候,沒有一個官員去送他。”
魏府書房裡,張吉小聲把今天上午看到的情況向魏廣德彙報。
“嗯,能活著離開就不錯了,否則就是戴罪之身,還要被髮配戍邊,那才是生不如死。”
魏廣德對於劉臺的被處罰倒是沒什麼情緒,不是說劉臺做的事對,他就應該出面幫助說話,保他。
其實,劉臺這麼做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只能說,他賭錯了。
官場,其實就是灰色的,沒什麼非黑即白的說法。
魏廣德也看出來了,大部分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大多都是從個人利益角度考慮,選擇自己的立場。
就算是號稱“青天”的海瑞,也逃不過大明官場的規則限制。
只不過,他會盡力在為百姓爭取一些利益。
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做法,所以在民間才有了巨大的聲望和影響力。
其實,從海瑞處理徐階案子的時候就已經變現出來了,他盡力在和徐階談,希望徐家能把一些侵佔的百姓田地吐出來,少留一些。
而他最後被高拱搬走,也是因為高拱嫌這樣的手段太過溫和,他本來應該指望的是海瑞能真如他名聲那樣,直接削了徐階。
只不過,魏廣德以為劉臺離開了,這件事也就徹底畫上了句話,可他哪裡知道,幾年後再次看到奏疏,才知道劉臺終究是在劫難逃。
至於後世流傳劉臺是死在張居正之手,這個也說不好,畢竟劉臺彈劾奏疏得罪的可不止一個張居正,還有奏疏裡指名道姓的張四維、張翰等人。
那時候的張四維可也不是一般人,說不定就假借張居正的名義把人給辦了。
其實,按照歷史,在高拱驅逐以後,張四維就入閣成為閣臣,和張居正、呂調陽組成萬曆初期的內閣三駕馬車。
不過因為魏廣德的亂入,張四維的入閣道路才被拖延到現在。
“咳咳。”
就在這時,門外有下人輕輕咳嗽兩聲。
魏廣德聞聽之後,就對張吉說道:“你去看看是什麼事兒。”
“是,老爺。”
張吉答應一聲,快步出門,不過很快又折返回來,手裡還拿著一張單子。
“老爺,張大人的禮物已經清點入庫了,請您過目。”
張吉把剛剛拿到的禮物清單雙手遞到魏廣德面前,請他看看。
魏廣德伸手接過來,只看了一眼,不由咂舌道:“這張子維好大的手筆啊。”
手裡的禮單上記錄不少東西,許多都是翡翠玉石珊瑚這些難見的寶貝,上好的蘇繡、蜀繡也有好多匹,倒是沒有金銀通寶這些俗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