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此時俞大猷湊近了觀察他,自然忍不住也看了對面明將一眼。
浙江溫州外海,俞大猷率領的水師追到這裡時,在碼頭卻得知倭寇兩日前登陸,在沿海村鎮一番洗劫後已經逃離。
戚繼光就不同了,透過譚綸的關係,戚繼光和內閣次輔魏廣德搭上了線。
之前,李成梁本來還打算試著搭上首輔的線,畢竟張居正的身份,貌似和魏廣德一樣,也是軍戶出身。
可惜,到達縣城時已是半夜,只好在城外休息,待第二日天明開城門後再進城。
李成梁不知道,這些都是因為魏廣德在張居正面前說出他們倆都被李成梁算計了的緣故。
只不過,魏廣德的仕途和婚姻,和勳貴、軍方牽扯較深,而張居正則一直是按照文官升遷路徑走的,算是妥妥的文官。
畢竟俞大猷走南闖北,見過的各省之人都是不少。
見到他的反應,俞大猷就知道自己猜測沒錯,人就是福建人,還是他老鄉。
其實李成梁也想靠過去,可惜一直沒有找到牽線搭橋的人。
很快,他就帶著護衛上了快船,水手划動船槳,小船快速向岸邊駛去。
知道魏廣德身份的人,終歸還是比較少,不是一個縣令就有資格知道的。
他出身軍戶,武人對他有天然的親近感。
在努爾哈赤羽翼豐滿後,以祖、父為明兵誤殺為由起兵,在獲得李成梁暗中支援下,先後統一建州女真各部及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大部,受明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
不說別的,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在朝中都是有人的,得罪俞大猷是小事兒,可要是熱鬧俞大猷背後的人,那就是大事兒,足可斷送他前途的大事兒。
福建是他家鄉,在廣東也是常年任職,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已經知道對面就是大明南洋水師提督,縣衙這邊的人也不敢放肆。
從此人外貿特徵,他已經能夠大致判斷此人外貌接近閩粵人,但是細節上更貼近閩人。
但是,也就是這樣了。
之後建立八旗制度,並命人創造滿文,在萬曆四十四年,建立後金政權,都城赫圖阿拉。
倭人矮小,一般身高不會超過四尺五寸,五尺身高在倭寇就算是人高馬大,屬於壯漢級別。
至於現在,李成梁已經殺光了古勒城中大部分人,只留下少量用於獻俘儀式,所以戚繼光這趟差事兒註定是白跑一趟。
在李成梁二次征伐古勒城時,成為了李成梁的帶路黨。
“沒有。”
俞大猷深知,減輕自己身上責罰的唯一辦法,那就是全殲這股倭寇。
後果,你應該清楚。”
是的,俞大猷這次打算順藤摸瓜,找到這股倭寇的巢穴,將其一網打盡。
當夜,李成梁收到訊息,戚繼光的薊鎮軍在距離他們大營二十多里外紮營。
戚繼光在朝中有人,這點優勢是他比擬不了的。
沒想到,自己出海數月,他們就敢再次進犯沿海府縣,給自己製造麻煩。
他派戚繼光來到遼東,就是為了斬草除根,徹底抹殺一切不安定因素。
此時,俞大猷打的主意就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