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出是一定的,只不過其中緣由未必都是這個,其中應該還有大量白銀進入的緣故。”
魏廣德說道。
這話,自然也是做不得假。
商人逐利,自然是能夠發現大明和倭國之間金銀價差所帶來的巨大套利空間。
而這種套利空間的存在,他們自然也是會想法設法利用為自己獲取利益的。
不過魏廣德相信,大明金價的變化,更多還是因為倭國和夷人大量白銀的輸入導致的。
對此,魏廣德也沒有打算藏著掖著,而是把自己想的說了出來。
“可是,就錦衣衛收集的情報看,夷人在大明和倭國大肆收集黃金運走是不爭的事實。
若只是貿易原因少量流出還就罷了,可若是夷人為逐利,瘋狂從我大明收走黃金.”
張居正說道這裡,話音忽然頓住,他不知道該怎麼繼續往下說下去。
張居正可不是迂腐的酸儒,他是比較務實的一個官員,雖然他也想不明白黃金被夷人拿走會對大明產生什麼樣的危害,但是本能還是告訴他,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可他們也送來了白銀。”
只是這時候,劉守有忽然插了一句嘴。
不過話一出口,劉守有不免有些後悔,兩位閣老說事兒,他聽著就好了,插什麼嘴啊。
若不是有閣老當面,他都想給自己一巴掌,讓自己長長記性。
不只是劉守有的話,確實也提醒了張居正。
先前只想到黃金流出對大明或許不利,可卻忘記人家來貿易,也是帶著大量白銀來的,換走大明的商品,剩下的才換成黃金。
可若是禁止和海外貿易,那些作坊的產出怎麼辦?
要知道,這幾年江南許多作坊都擴大了生產,招募許多失地流民進工坊做工。
不論如何,工坊的擴大生產對於穩定地方是有好處的。
可一旦斷絕和夷人的交易,這些工人和工坊可就黃了,要出問題的。
就在剛才,張居正想到的應對辦法,第一個就是斷絕海貿,不和夷人交易。
不過在他眼角餘光看到魏廣德的時候,他就知道,這個法子行不通。
魏廣德是當初實施海貿的主要倡導者,一手推動了月港開海,他這個時候應該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想到這裡,張居正有了主意。
事兒是魏廣德搞出來的政策引起來的,是不是就該讓魏廣德自己解決。
想到這裡,張居正對著魏廣德說道:“善貸,你看看,當初月港的事兒,是你極力促成的。
可現在卻發生這樣的事兒,雖然我不知道夷人大量套取黃金對我大明的危害,可此事必須想辦法杜絕才好。
不管是瓷器、絲綢還是茶葉,賣給夷人都沒問題,可是黃金還是要控制一下為好。”
張居正明確把鍋甩給魏廣德,可魏廣德也知道自己得接住,不然開海可能就會再次成為朝臣攻訐的理由。
其實從隆慶年到現在,依舊有官員拿著開海說事兒,認為違背祖制。
只不過發話的人權勢地位不高,真正高的也清楚,事兒在內閣是一致支援,說反對沒用,還得罪魏閣老,划不來。
只是張居正的話,也讓魏廣德明白了,張首輔是真沒看明白黃金和白銀,或者說一國貨幣對一個國家的影響。
心說,看樣子自己有必要把事兒和張居正說個明白才好,免得他還雲裡霧裡。
不過眼角餘光看到一邊的劉守有,魏廣德心中就犯嘀咕,要不要讓他也知道?
他帶劉守有過來,其實就是為了表現此事是錦衣衛報上來的,他沒什麼不可對人言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