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他們也有一定的傷亡,但相對於全殲小鬼子及偽軍官兵超過兩千人,這點傷亡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拋開三營打掃戰場不說。
在他們開戰之時,另外一邊,嵩城方向的小鬼子和偽軍也幾乎在同一時刻落入一營所設下的埋伏圈。
嵩城方面的小鬼子指揮官幾乎跟壹關方面的小鬼子指揮官本田左二打的同一個算盤。
都想第一個趕到平順,然後立下首功。
於是他們也是一路疾馳,沒有絲毫停留。
同樣,他們也沒有意料到敵軍會在半路伏擊他們。
於是他們也如同壹關方面的同伴一樣,一頭扎進新一團一營設下的埋伏圈。
嵩城方面的小鬼子實力跟壹關方面的小鬼子實力相差無幾。
而新一團一營和新一團三營的伏擊計劃全部出自團座楊雲之手。
因此他們的伏擊方式幾乎如出一轍。
先是在路面之下埋上自制的炸彈,尤其是伏擊圈的進口和出口位置。
然後又在整條道路之上斷斷續續埋下硫磺,硝石,柴草,還有柴油。
待小鬼子和偽軍進入伏擊圈之後,直接引爆埋藏在地面之下的地雷。
與此同時並點燃整條路面。
再齊刷刷扣動扳機開火。
唯一有所不同的就是,敵我雙方的身份有所不同、敵我雙方交戰的位置不同。
當然還有一個一點更重要的,那就是新一團一營的實力,較之三營要強上不少。
因此,他們的勝利也要更容易、更快速一些。
壹關方面的敵軍和嵩城方面的敵軍幾乎同時進入新一團三營和一營的伏擊圈。
但一營這邊的戰鬥足足結束了十幾分鍾,三營那邊的戰鬥才陸續停止。
當然了,即便如此,也不能否定三營的厲害。
因為就他們所取得的戰功,對於八路軍來說,已經足夠驚世駭俗。
因為自八路軍建立以來,幾乎都還沒有打過如此酣暢淋漓的勝仗。
並不是八路軍戰士不行,實在是他們的裝備太差太差。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