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白猴用沉悶又詭異的聲音道:“我決定在兩個小時內炸掉地鳴樓。”
隨後影片停止,畫面變黑,整個影片前後加起來不過十秒鐘。
“是他們!”項華指著影片喊道,“不要讓他們炸樓!一旦地鳴樓沒了!一切都完了!”
沙馬讓助理先帶項華出去,項華雖然不肯,卻被硬生生拖拽離開。
項華離開後,沙馬起身問鮑君浩:“這件事你怎麼看?”
鮑君浩道:“部長,我覺得,這是孤軍的手段,他們這麼做,是想要讓我們將項華交出去,他們的目的是項華,而不是要與我們開戰。”
沙馬沉思了一陣:“如果項華所說的都是真的,那麼一旦炸掉了地鳴樓,他死去,就會被困在那個所謂的副世界中,再也無法來到我們這個世界,對嗎?”
鮑君浩道:“理論上是這樣的。”
沙馬問:“你認為地鳴樓還存在多大的價值?”
鮑君浩道:“地鳴樓的價值遠不如尉遲然和方尋憶兩人,就我的調查發現,他們應該並不是孤軍的人,而是被孤軍脅迫。”
沙馬想了想道:“那麼我們應該放棄項華,從尉遲然入手了?”
鮑君浩道:“沒錯,項華的事情已經查清楚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失去了原本的價值,就算我們對異道,對現在項華手中的密諱甲冑感興趣,我們也無能為力,畢竟這方面的情報太少了,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和尉遲然達成交易,事情就會簡單許多。”
沙馬問:“你的把握有多大?”
鮑君浩思索了下道:“不大,只有六成,但至少我知道,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壞人,肯定是有苦衷的。”
沙馬又問:“你是指,他養父的死,也許是孤軍,也就是聯合派主導的,如果我們可以查清楚這件事,興許能將他爭取過來,是這個意思嗎?”
鮑君浩道:“對,是這個意思。”
沙馬又播放了一遍影片:“可是,他們為什麼要戴著白猴的面具?”
鮑君浩也看向大螢幕:“這個就不知道了。”
沙馬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既然項華沒有價值,那就放棄,但是,最好能夠留下關於他身上密諱甲冑的相關照片和資料,說不定對我們今後有用。”
●
鄰近地鳴樓的安全屋內,尉遲然在錄完那個影片之後,看著手中那張怪異的白猴面具,問一旁的初夏:“為什麼侯萬要讓我戴上白猴的面具?我沒記錯的話,白猴應該是很多年之前,在華人城被通緝的連環殺手吧?”
方尋憶也覺得很是奇怪,不明白侯萬這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指示尉遲然在錄影片的時候戴上白猴的面具?
初夏看著白猴面具,想起了當年華人城最駭人聽聞的系列殺人案。
當時,華人城內的某個倉庫中一夜之間死了十五個人,遇害者都是黑幫成員,倉庫也在事後被燒燬,現場外的一顆大樹之上發現了一張白猴面具。
因為死的是無惡不作的黑幫成員,所以,當時的輿論都倒向兇手,認為兇手是在替天行道。
在之後的一個月內,華人城內又接二連三發生了其他的兇殺案,死者的身份各異,男女都有,而且身家清白,每一次的兇殺現場都留下了一張白猴面具。
從此,整個華人城,乃至於整個T國都開始關注“白猴連環殺人案”。
此案之所以被關注,不僅僅是因為連環殺人,還有一個原因,白猴是T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猴,又稱神猴哈努曼,是正義英雄的化身。後來也有人研究後稱,中國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形象正是來自於神猴哈努曼。
所以,當時全國上下的輿論焦點就在於這個白猴為何要殺人?而這些人是不是該死?
在民眾不瞭解實情,只能夠看新聞的前提下,因為新聞分成兩派的關係,輿論也自然演變成了兩種聲音,一種稱殺手白猴只是個神經病,他留下白猴面具只是想證明自己做的是正確的,但實際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殺人的慾望;第二種人則認為,從白猴所犯下的第一件案子來看,他的行為是正義之舉,而他後來所殺的那些看似無辜的人,都只是大家看到的假象,實際上這些人有其他的身份,都不是什麼好人,而警方則是為了逮捕白猴,故意隱瞞了後來被殺的人的身份,畢竟個人是永遠無法凌駕於法律之上的。
而對於初夏來說,她還知道另外一件事:“殺手白猴出現之後,PW曾經派出了一個沒有身份的幹員私下進行追捕。”
尉遲然和方尋憶都很意外,尉遲然問:“沒有身份的幹員?什麼意思?”
初夏解釋道:“這個人的代號叫獵隼,真實姓名叫什麼,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不過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他是孤軍的臥底,而且是個很厲害的角色,當時他供職的部門是外勤部,也就是說,他在PW內是個臥底,在孤軍內也是個臥底,對外還是個臥底,是個三重臥底,也是個不斷更換身份的人。”
尉遲然來了興趣,問:“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