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自然規律,無論是誰都無法逃脫的自然法則,因此從人類對死亡有概念開始,就非常重視,也極力迴避,也在尋找可以不死的辦法。
對人類來說,死亡是自己在人世間最後一件事,而對將死之人的親屬或者朋友來說,就必須去做一些事情,來完成這個儀式。同樣,死亡也是不吉利的,所以自古以來,上層階級都會極力避諱這個字。
《禮記.曲禮》中有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可以看出,在古代,只有一般的老闆姓才會用死這個字眼,到後來普通百姓也將用謝世、逝世、老了、走了等詞語代替死這個字。
不過對死亡也有諸多的禁忌,通常有四點忌諱。
其一,死亡地點的禁忌。古時,人如果死在外面,是忌諱再抬回家中,只能擺放於門外或者院落之中,這種說法源於“野鬼不能見家神”,但後來此禁忌逐漸廢除。
其二,忌諱人死時沒有親屬陪伴,這一點在中國各民族中都大體相同,認為人死時如果沒有親屬陪伴,人的靈魂無法安息。
其三,忌諱死於原先睡臥的床上。但凡正常死亡的老者,都會盡量將其移到正廳之中,就算來不及,也得將床上的蚊帳之類的去掉,以免死者在陰間遭受“擔眠床枷”之苦,簡而言之,就是擔心這些東西會壓住人的靈魂,讓其死後行動不便,這種習俗常見於後來的潮汕一代。
其四,對死亡時間的忌諱。中原一代忌諱死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七日,俗稱死於“大年下”,也忌諱死在臘月裡和“五黃六月”,據說是人做了缺德事才會在這段期間出生,但真正的原因在於年下、臘月是農閒的日子,而五黃六月則是農忙的日子,這期間死亡,會給親友增添一層困擾。
而死的時辰,民間也認為早飯前最好,意思是替子孫留下三頓飯,也就是說子孫後代都有飯吃。
殷宛夢說完這些後道:“當然,這些都是異道記錄的民俗民風,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就是專屬於異道研究的一些如今看來離奇怪異的事情,其中傳說還有召靈之類的方式,但這本書已經消失很久了,只有部分流傳下來。”
尉遲然問:“那先前張鐵柱唸的是什麼?”
殷宛夢道:“是裡面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也是源於密諱,屬於一種祈禱的文字,不算是咒文。”
三人商量之後,決定讓張鐵柱帶他們去見森踢人的首領,應該從首領處可以得到真相,同時也可以警告他們關於木瘟的事情。
當然,前提是森踢人不會攻擊他們,但就昨夜的情況來看,森踢人似乎對他們沒有明顯的敵意。
可張鐵柱卻拒絕了,原因在於,他原本就是祭品,而現在祭品又活著回去了,對森踢人一族來說,這就是災禍。
尉遲然問:“你們一族是準備將你獻祭給什麼?”
張鐵柱道:“神。”
獵隼立即道:“我們不就是神嗎?”
尉遲然看著獵隼,彷彿在說:你要臉嗎?
不過這也確實沒辦法,現在除了偽裝成為森踢人認為的神之外,再無別的辦法接近他們。
此時,尉遲然卻問了一個其實不應該問的問題:“你為什麼會認為我們就是你們的神?”
張鐵柱道:“你們和神長得很像。”
尉遲然問:“你見過你們的神長什麼樣子?”
張鐵柱道:“聖林中都是你們的神像。”
張鐵柱所稱的聖林毫無疑問就是外面的那片樹林,而神像就是每一顆樹上雕刻出來的中國古人的圖案,說直接點,張鐵柱就是因為尉遲然等人中國人的面孔才會認為他們就是所謂的神。
也可以由此推測,曾經有一個來自中國異道中人,在這座島嶼上對這些人做了什麼,甚至教會了他們一些基礎的異術,這才會讓森踢人認為有著中國人面孔人都是所謂的神。
獵隼有些不耐煩了:“既然是這樣,那我命令你,馬上帶我們去見你們的首領。”
尉遲然卻覺得有些奇怪,為什麼他們要獻祭活人呢?至少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只要是獻祭活人的宗教,都會被認為是邪教。
那麼,這個所謂的神,到底是什麼?
是正,還是邪?
而且還有很多謎團,魯姆之眼與沉船地點是不是有關係?雲杉原木是不是來自瑪麗號?瑪麗號的沉沒與魯姆之眼有沒有關係?還是與雲杉原木有直接關係?
總之,先去見森踢人的首領。
被起名為張鐵柱的森踢人戰戰兢兢領著他們離開所謂的聖林,花費了半天的時間艱難地翻越了休眠火山旁邊的那座矮山。
站在矮山頂端,張鐵柱指著下面的那片密林道:“那就是我的家。”
可是,那裡除了茂密的樹木之外,幾乎什麼都看不到。
就在尉遲然等人抬腳繼續往下走的時候,卻發現張鐵柱還站在原地。
尉遲然問:“怎麼了?”
張鐵柱搖頭道:“我不能回去,我是祭品,如果我回去,會給村子裡帶來災禍,而且,我的名字已經從名簿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