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三十章:仙人指棺

黃承志哪兒敢多想什麼,畢竟他已經嚇壞了,只得連連答應。

神奇的事情也就從此開始,第二天醒來之後,黃承志發現自己依然睡在床上,根本不在牢獄之中,更神奇的是,當他穿好衣服走進院子,發現師父用過早飯已經在那喝茶了。

黃承志懵了,趕緊去問師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可他師父對之前發生的一切都沒有任何記憶,還問他是不是做夢了?做的是一個噩夢?

黃承志呆立在那,他怎麼被抓,怎麼和師父一起被投進監獄,至今記憶猶新,怎麼可能是做噩夢呢?哪兒有夢是如此真實的?他反而覺得,昨晚在監牢之中見到的那些人才是夢。

不過黃承志卻再次問了師父關於以前遇到仙人的事情。

師父大驚,茶壺險些掉落在地上,問他是怎麼知道的?

黃承志道:“是師父您告訴我的呀?”

黃承志師父一臉疑惑,聲稱這件事是他自己的秘密,可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就算是自己最喜愛的弟子黃承志也沒有透露過半個字。

黃承志只得說是昨天在牢獄中師父所說的。

師父聽完之後,連聲說是什麼神仙顯靈了之類的話,再加上黃承志說的所謂噩夢,讓他深信不疑,如果不照神仙所說的去做,他們師徒倆恐怕是避不開這段災禍的。

可是,燒製瓷棺這種事,沒那麼容易。

正常燒製瓷器,分為七個步驟,第一步要採集瓷石瓷土,因為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為基本原料燒製而成的,古人先是發現被火燒過的泥土會變硬,在此過程中發明了陶,然後又因此發現瞭如何燒製成為瓷。

第二步就是將原材料,也就是瓷石和瓷土粉碎磨細。

第三步就是陶洗沉澱細陶粉,把加工成極細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圓的陶洗池內進行陶洗。具體作法是依山就勢,利用斜坡,從高而下建三、四個池子(多至五、六個),將細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漿,水漿經不同池子順勢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澱,最細的瓷料沉澱在最低的池子內,蒸發水分後成泥塊狀,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後即可用來製作瓷坯了。

第四步就是製作瓷坯。

說到這,刑術仔細回憶道:“從第四步,不,嚴格來說從第三步就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了,製作瓷坯這一步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如果是大件,則需要分為上下兩截分別拉坯,然後用胎漿或胎泥連線成整器,而這種所謂的大件,那也遠比一口棺材要小很多。”

第五步則是裝飾繪畫,用的方式大體有刻、劃、印、繪、雕等。而且每種方式都需要在坯胎和坯泥的不同狀態下進行,例如刻畫紋飾需要在坯胎將幹未乾的時候用竹刀進行,印花和雕塑需要在坯泥較溼的時候製作,繪畫則必須在胎體晾乾後進行,還得根據不同需要採用不同的原料繪製。

第六步就是上釉,這個過程也比較複雜,而且採取不同的方式,精細程式不亞於前面的步驟。

第七步,也就是最後的步驟,就是入窯燒成。要將裝飾繪畫好的器坯上釉之後裝入匣缽內入窯燒製。

而匣缽是燒製瓷器過程中,為了防止氣體或者有害物質對坯體、釉面的破壞以及汙損,將陶瓷器和坯體放置在耐火材料製成的容器中焙燒,這種容器就被稱為匣缽。

且不同時期,不同瓷質的瓷器燒成溫度也是有差異的,平均溫度就得在1100度到1300度之間。

刑術說完後皺眉道:“所以,就算其他的條件滿足,你還得想辦法制作瓷坯、製作能容納瓷棺的匣缽,沒有這些硬性條件,是根本做不到的。”

黃承志知道這些難題不解決,根本燒不出瓷棺,可那種情況下,他也沒有辦法去實現這種條件呀?如果他和師父動手,周圍都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們要燒製大型瓷器,肯定會追查追問,到時候下場還不是一樣?

謝夢轉身追問道:“可是黃承志還是燒製出來了。”

尉遲然道:“對,燒製出來了,當天晚上他又夢到了那個人影,也就是所謂的仙人,仙人給他提供了一切便利的條件,讓他進山去燒製瓷棺去,那裡一切都準備好了,這對黃承志來說,簡直如同做夢一樣,當時他堅信不移,自己就是遇到了神仙。”

黃承志在山上前前後後用了接近半年的時間,終於燒製出了一口瓷棺,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時常接觸那所謂的仙人,仙人也將一些黃承志沒有接觸到的手藝傳授給他。

所謂的傳授,實際上也只是口述,而且很生硬,讓黃承志立即猜出,仙人所說的這些手藝,也是從他人那裡聽來的。

不過黃承志很聰明,從這些生硬的話語之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沒多久,黃承志就出師了,而他師父則死了,死得很安詳,而且師父死了之後,他還做了一個夢,夢見師父被所謂的仙人帶走了,去了另外一個世界,仙人也告訴黃承志,要將燒製瓷棺的手藝藏起來,傳授給自己的後代。

也就是說,黃承志的後代必須要有人繼承他的手藝。